龄五行属什么的?
《汉书·律历志》记载了西汉时期编制的太初历,其中“大岁在壬寅”一句下孟康注曰:“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又《后汉书·礼仪志》载东汉时规定每年正月上辛日为岁首之辰,“其日乘舆谒陵庙。”李贤注曰:“岁阳,太阴运行一周为一年,始造分日之法。”可见至少在汉代,人们已经将太阳运动周期与农历月相联系起来,划分出了节气。
同时,汉代的史料中也出现了关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立之日的记载[1],唐代的史书中更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谓之‘四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谓之‘四时’”等记载[2]。这些记录都表明了古人已经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规律。 那么二十四节气是怎么被确定的?
现代科学证明,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此时,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任意一点都能同时产生春分或秋分的情况——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而在昼夜平分之后太阳逐渐向北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出现“春分”或者“秋分”的天数也逐渐增加。这种“春分”“秋分”天数逐步增加的情况每十五天左右重复一次,这种现象就是“前推后移”。
在“前推后移”的过程中,冬至、夏至也随之确定。而冬至和夏至都是指太阳直射点开始进入某一经线的那一刻。冬至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进入南回归线;夏至则意味着太阳的直射点进入北回归线。
为了更清楚地展示二十四节气如何被确定,下面以公历2019年12月为例进行说明(注意:以下日期均为公历)。 公元2019年12月第一个“前推后移”的日期为12月8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为北回归线,因此是冬至。
下一个“前推后移”的日期为1月5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因此是夏至。再下一个“前推后移”的日期为6月21日,即夏至后的第三个“前推后移”之日,这一天太阳再次直射北回归线,所以是冬至。接下来是一个小阳春,到了12月30日,太阳直射点重新回到南回归线,夏至再次到来。然后开始下一个循环……如此往复。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过程没有涉及任何农历因素。也就是说,只要确定了公元纪年,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表。 当然,二十四节气确定之后,农历中每月的初一至初三仍然需要参照月亮的位置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