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经济靠什么?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可耕地不多。但上海人非常聪明。他们在靠近上海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开垦了许多农田(江苏的苏南浙北地区在南宋以前都是海边)。
16世纪以后,随着太湖流域经济的衰退,上海开始大量引进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移民——他们是后来所谓“南方人”的前身。这些新移民带来了南方的作物和耕作方法,使上海的土地利用从水陆兼营向纯水上经营转化。
到19世纪初,江南许多地方已经难以找到大块可供开垦的土地了。这时候有人提出向沼泽地、滩涂等地进军,先是在苏州附近围湖造田,继而延伸到常州、镇江、扬州一带,最后到达盐城、淮阴,甚至徐州以北的运河边上。
这些土地被称为“江北大垦田”或“苏北垦区”,而新来的移民大多是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他们以极低的代价获得开垦权后,便在这里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出一片又一片良田。
这些新开垦的地区成为清中后期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它使得江浙两省的人口在鸦片战争前后猛增,也直接刺激了上海的快速发展。
《海瑞》里有海瑞亲自率领民众填海造田的场面;《红楼梦》里也有贾府用银钱买通官府,夺农家粮地的记载。其实这都是在描述同一历史过程:传统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中原地带由于水源不足和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逐步下降,而东南地区因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成了中原流民的主要迁徙地之一,并因此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