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崩解片有什么作用? 题主所说的这种药物,属于口含制剂的一种,其原理是在口腔内通过牙齿磨碎或唾液溶解成可吸收的活性药物分子,缓慢释放,透过口腔黏膜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 由于不需要胃肠道的吸收,所以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胃肠道反应是药物常见副反应之一);同时由于口含制剂可直接作用,因此可以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减少服药次数和药物的毒副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口含剂型药品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是: ① 含漱剂:是指含有药物的可溶性颗粒或溶液,放入口腔内,让患者反复漱洗,以达到治疗目的。② 溶菌剂:又称漱口剂,是将药物稀释于水中,直接漱口,使药物的作用点集中在口腔内,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③ 崩解片剂:是指药物制成薄片,放入嘴里含化,慢慢崩解,让药物有效成分释放出来,起到治疗效果。
以上三种剂型各有不同,但都属于局部给药的方式,药物进入体循环的数量非常少,因此对身体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哪一种药,都有一定的适应证,并非人人适用,如用于牙周炎治疗的含漱剂,适用于牙龈炎、牙周炎引起的牙龈出血、牙周脓肿等,但对药物过敏者禁用该类药物。
赞同 158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2 17:23:26 普通的药片含到嘴里,要经过唾液的浸润,慢慢才会溶解、崩解,被胃肠道吸收。有些药物,比如制酸剂,需要较长时间在口腔内停留,发挥对溃疡面的覆盖作用。还有一些人,比如年老、吞咽困难者,服用普通药片比较困难,有窒息的风险。20世纪80年代,一种能在口腔内迅速崩解成无数微小颗粒,以分子形式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崩解片问世。它不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直接以分子形式进入血液,因此被命名为口腔崩解片,或口腔速溶片。该剂型最先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后来,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多见,如法莫替丁口腔崩解片、泮托拉唑钠口腔崩解片等。
口腔崩解片服用起来很方便,不需要经过咀嚼、咽水这两个复杂而费力的动作,只需把药片放在舌面,它会自动崩解。所以,特别适用于吞咽困难者、老年人和儿童。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能直接作用于溃疡面,发挥治疗作用。但由于不需经过咀嚼就被吸收,其中某些脂溶性微粒,会从肺部吸收,肺部丰富的酶系统可催化氧化反应,加速药物生物转化。所以,用药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赞同 158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18 18: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