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学校叫什么?

晏露霖晏露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古代,对于学校的称谓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校之名指代一切教化之所及教育机构,如《周礼·地官》有“师氏,掌成均之法”,注曰:“成均,谓大学也;”又如《礼记·学记》有“天子乃命王太子,承祭先师,纳币问名”,郑玄注云:“承祭,承祖祭;纳帛,问名,问姓,明好也。此二事,国君亲为之,其来祭祀者也。”孔颖达疏云:“承,续也;言承祭者,继先祖之祭也。”二是用“庠”“序”指代地方的学校,如《孟子·滕文公上》有“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赵岐注云:“庠者乡学校,序者州学校也。”三是用“太学”“国学”指代中央的学校,如《汉书·元帝纪论》有“初,高后时,令郡县立学校。”又如《后汉书·百官志一》有“太学学宫祭酒一人……博士四人。”李贤等注引如淳曰:“武帝建元元年,始立五经博士,开府持节,自后博士朝会,皆佩刀金印紫绶。宣帝之时,颇增俸赐,更修仪容。”

西周时期,官学称“辟雍”(《诗经·大97·大明》:“予发尔佩,我友予佩。」),是天子所设的大学,是贵族子弟学习的场所。其制度为:外围有围墙,墙内有水池,池中筑台,台上架屋,周围树木葱茏,景色幽美。学习的地方在正中,左右有厢房,环境很清雅。(见图1) 春秋战国时代,国子司业的权力很大。(《论语·季氏》:“孔子诛少正卯,以为乱政。”)齐国有“稷下”,鲁国有“费邑”,楚国有“章华台”,赵国有“兰池”,魏国有“新里”,韩国有“阳翟”等,这些地方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聚处讲学之处。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废黜百家,专事法家,却重农抑商,实行“书同文、车同轨、量衡同度”的政策,修建长城、灵渠,抗击匈奴,打通西域道路,奠定华夏版图。他还建立郡县制,置丞相,统军权和行政权于皇帝一身,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的文化教育,比先前有了很大的发展,设太学,令吏卒传授法律知识;各地郡、县级政权都设有学堂,传授儒家经典,以治民之道。

汉代进一步发展儒学,尊崇孔子,将《诗》《书》《易》《礼》《春秋》列入儒家经典,规定为学子必读之书。汉武帝时期设立“五经博士”,设太学,用政府经费养士,选拔出身贫寒而又学识渊博的人做官,对儒家经书的注释做出政府认可的标准答案,提倡经学传家,子孙世代为官。这种制度保证了儒家思想在西汉的独尊地位,形成了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化教育的正统。

王充《论衡·量知篇》说:“汉兴而天下一统,文武并兴,故大学遂号为‘太学’。”汉朝的太学设有校长教授学生,考试录取方法也有严格的规定。学员的生活费用完全由国家负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太学和郡国学依然很兴盛,但人们习惯上仍然用郡国学指代地方政府所属的学校,用太学指代中央的学校。南朝梁沈约的《宋书·礼志四》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天监九年,诏曰:『太学石碑,既崇宏丽,诸王府亦宜作之』。于是藩屏之学,自此而兴。”这里所说的太学石碑就是刻着儒家经典的石碑,可见太学还是传播儒家学术之地。

隋唐时代,科举制盛行,社会风气轻儒重道,太学失去往日显赫的地位。但是中央朝廷依然建有弘文馆,集贤殿书院,专门收藏典籍,培养学士。唐宪宗元和四年下诏:“集贤院,古之名堂,儒宫旧宇,宜加缮理,以广招邀。其院,自今每月五日,可令京官五品以上,文武三品以上,各任其一日巡院之事。”(《旧唐书·宪宗纪》)唐朝的皇家图书馆和研究院还是很负盛名的。

宋朝时,太学成为最高学府,规模空前,学生最多时可以达到一千五百人。学生入学不必经过荐举或科举,由官员推荐入学,成绩优秀者可以得到免费的午餐。太学的学生还享有免劳役、减刑等的特权。 元明清三代,国家设国学一所,隶属于礼部,以教习礼仪和古典文献为主,教学主要靠老师口授,没有教材,授课内容因时而异,没有什么固定的课程。学生多是由各级学校选拔出来的,待遇也不错,至少吃穿不愁。他们住在贡院里,每天学习完毕便休息。(见图2—4)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