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姜有什么作用?
《本草拾遗》中记载,“野姜,臭而辛辣”、“能消水肿痰饮,治暴风,清头痛目赤;又煮汤浴身,去风邪、热毒。” 这是古人对野姜功效的记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含有辣薄荷酮、蒎烯等挥发油物质,还含有桂皮醛、水杨酸甲酯、芳樟醇等有机化合物及钙、镁、锌、铜、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辣薄荷酮和蒎烯是引起野姜特殊气味的组成成分,也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咳祛痰和平喘的作用。 有学者通过小鼠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研究比较了32种中成药和外用药的抗过敏效果[1],结果发现,除地塞米松组外,其余各中药制剂均有显著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其中以艾叶油剂、清凉油、紫草油剂的效果较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结果中,使用剂量均为50μL/只,与人类临床用药剂量相距甚远。这些结果能否直接推至人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关于野姜的药物毒性也有一定研究基础[2-4]。有研究者给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野姜煎剂,发现当给药剂量为1.78g生药/kg时,出现动物中毒现象,表现为行动迟缓、嗜睡、体温降低、呼吸急促并可有呕吐,但经对症治疗(如提高室温、加强保暖等)后均获痊愈。 对于孕妇是否有禁忌尚且缺乏足够的研究证据,但由于野姜具有刺激粘膜血管扩张、促进血流量增加,有可能引起流产,故应谨慎使用。新生儿对辣椒素的感觉能力较差,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食用野姜对健康人的胃肠、肝、肾等功能无明显影响,也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但长期过量食用,也可能造成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痛、腹泻。 至于网络上流传的“野姜防老年痴呆”的说法,目前尚无足够的科研证据支持,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