沓子几画五行属性?
答主来凑个热闹。 沓,读音dá、tà或wò;笔画数8;部首足。【字形演变】 “沓”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当中(上图1),字形从足部,表示脚穿鞋子踏地,本义与脚接触地面有关,引申出重叠、重复的意思。 秦简“沓”字(上图2)形状和金文相似,只是腿部更加规范。小篆“沓”字(上图3)由“足”和“沓”构成会意形声字,“足”表音,“沓”表意兼表声。
隶书“沓”字(上图4)将“沓”字左边的“足”省略,形成今文字“沓”字。现代汉字中“沓”字有“dᔓ tà ” 和“ wò ”三 个字形,分别对应不同的词义范围。 “dá”字主要用于动词“沓”以及它的名词“沓子”,例如:
①《礼记·檀弓下》:“祭器不辄坏,祭服不及乱。故君子笃志而礼,君子不啻微生。”“蹈”是“沓”的借字。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衍乃发愤著书十馀篇,名曰《显志赋》,自书作‘达’字。其序略曰:‘……余虽才学,少至今日,年三十七矣。日月如流,己曾不著作一字。而年齿逝波,功业陵迟,遂无由显达。’”
③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十四卷:“唐高祖即位之初,因久旱求雨,遣人祷于诸庙。有司进状称,天官奏曰,‘今日二更,当得雨’。上问:‘何时得雨?’对曰:‘五更三点。’上曰:‘何时干?’曰:‘明日正午。’” 上述例句中的“沓”字皆读dá。
“tà”字用于“鞋袜之类物之重叠者”,例如:
①《诗·大雅·绵》:“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龟昭兆,大糦是饷。”
②三国·魏·王朗《太子太傅荀君碑》:“身轻力壮,步趋奔逸。手断生犀,脚践雌霓。气冲斗牛,影斜梁木。”
③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公(段秀实)素所畜养教习者十八人,前驱后殿,卫护旌旗。行如风雨,入如雷霆。”
“tà”字还用以指“竹木编成的筏子”,例如:
①《汉书·地理志下》:“巴蜀犍为郡,汶水自宁州北流,经汉阳县界。《风俗通》曰:汉阳,沔水北也,俗以船为车,负米之粮,日餐必复。”
②明·徐霞客《游雁荡山日记》:“又三里,饭于山腰。此山最高处。四望云海渺然,山峰多在云烟中。惟雁湖在望。”
“wò”字只用于名词“沓子”,同“袜子”。 上面讲了三个“沓”字的不同用法,对应相应的偏旁,可以看出“沓”字的造字结构,由此推测“wò”“ dá ”“ tà ”应该由“沓”字派生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