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五行属什么意思?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篇 曰“五脏有六藏,六腑有十二原,十二经有着十二原,阴阳之气皆有标有本,故邪气客于脏腑之外则传于经络之中,经络之气息,不得终朝而行三日两夜,必为营卫所息止,故此六腑之血气皆禀于脏而散于六腑也,脉者,血之府也”, 其又言; “黄帝曰,愿闻十二原何以知道一而知百病哉,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五藏六府之应天道,各有络脉系于四肢,气归于五脏六腑,何病之先取之原焉,夫四时不和,四时之气乱之于脏腑,故邪干肠胃,邪气以时讲动,聚于肠外,腹胀满,上下走痛兮,不可忍矣;因於食则胀,因於气则喘,此五原之所留也,疾虽久,尚可以刺消去,不宜养而不治也”,(注;本篇主要论述了五脏六腑的原穴)。 在《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第三十八篇中;
原文:“形乐志苦,病生于不乐;形苦志乐,病生于喜乐;形乐志乐,病生于困倦;形苦志苦,病生于心;形苦志乐,病生于怒;形乐志乐,病复回家;形苦志乐,病生悲伤;形乐志苦,病生寒热;形苦志苦,病生烦冤;形开心灵,病从左右。”
其中“形苦志乐,病生悲伤”一句与题意较切合。至于“病生于心、生于怒、生于悲”等句只是说明形体受病后,情志变化的特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