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煲白粥有什么功效?
紫苏性味辛温,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胸闷、咳嗽以及呕吐、腹痛等症。夏秋之交,也是人们吃海鲜较多的季节。而新鲜的海鱼、海虾、带鱼、黄鱼、比目鱼、干鱼等海产中含有称为组氨酸(Histamine)的成分,一旦人体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组氨酸,就容易出现组胺中毒。
过量组氨酸进入人体后在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组胺,当组胺蓄积过多而达到3~3。5毫克时即可引起组胺中毒。症状表现为面部、胸部感觉针刺般疼痛,出现荨麻疹,继之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紫苏对解鱼蟹毒有特殊疗效,因为紫苏含有挥发性紫苏醛及紫苏油,具有辛温发散之性,能行气血而止疼痛。因此,用紫苏煎汤饮服,可有效防治吃鱼蟹引起的过敏。
紫苏可以入药,也可以入菜。做菜时,无论是吃生鱼片、油煎鱼,或是炖鱼、粥里都可以加紫苏。鱼汤中放入紫苏,不仅能起到分解臭味的作用,还可使鱼汤味道更加鲜美。紫苏叶用于中医,一般用量在10~15克左右,可煎服,也可加入粳米一起煮小米粥或大米粥,对于有外感风寒、胸闷、咳嗽、食欲差、腹泻的人有辅助治疗作用。紫苏的籽和梗也可人药。炒苏子有降气消痰、润肠通便之效;苏梗行气和胃止痛、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