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什么意思?

权霞权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北京折叠》是特德·姜(「特德蒋」的正确译名,因台湾译本沿用至今)所著短篇小说集。该小说于 2010 年首度出版,汇集了特德·姜早期创作的六篇中短篇小说。特德·姜因此集于 2013 年和 2015 年两度获得星云奖,该小说亦被提名世界奇幻文学奖,特德·姜也因此登上了美国科幻杂志《轨迹》评选的“史上最佳科幻作家”排行榜第五名的位置。

《北京折叠》收录的作品有:《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的续篇《线》、《呼吸》、《北京折叠》、《下下签》与《软件体的生命循环》,其中前四篇曾收入特德·姜早期的选集《软件体的生命》之中。后两篇则是特德·姜晚年的新作,首次亮相于「伊比塞克斯幻想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

这些作品大多以近未来的中国为背景(或是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外星文明),探讨中国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问题。虽然有的故事也提到西方世界(如收录在《全频带阻塞干扰》中的〈呼吸〉),但作者并不着墨描写西方文明的颓废没落或中国文明的崛起复兴,而是着眼于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正如同作者的自述:"我写的是中文里的人、事物和概念……我写的所有故事都发生在现代的中国,而『现在』这个时刻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所以我的书中不会有『外国人』。"(引自马金《特德·姜:永远的人类未来》)

从这一方面来说,特德·姜的创作颇类好莱坞科幻电影「星际穿越」(2014),关注点不在于人类或者地球的未来,而是在有限的时间轴内如何拓展无限的远方。正如「星际穿越」试图通过时空跳转探索未知的世界,特德·姜也是如此,但他更着重于探索人性的边界——不管是对于时间的感知还是对于空间的认知;不管是人之于历史的时间坐标还是之于宇宙的空间定位,都在他的探索范围内,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塑造更加完善的"人"。 对特德·姜而言,人与计算机的边界不是由算法和编程语言来划定的,而是由哲学基础来决定的。正是基于这种立场,他才能在作品中反思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的利弊,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