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放疗副作用?
目前,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许多患者和家属会担心射线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那么,放射治疗真的会损害身体吗,有哪些损伤呢?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出现与否、轻重程度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肿瘤部位、体积、细胞分化程度及放射疗法的类型等。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年龄、既往病史等因素也会影响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在讨论放射治疗的副作用时,不能一概而论。 但无论怎样,人们应认识到放射治疗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之一,绝大多数情况下,放射治疗的副作用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那么,做了放射治疗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1.放射治疗后的短期反应 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反应。 全身性反应往往在照射后数小时内出现,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功能紊乱;乏力、嗜睡等全身虚弱症状;脱发、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皮肤干燥、指(趾)甲脆裂等表现;此外还可有轻度白细胞下降、贫血等血液学改变。上述症状多可在1~3周内缓解。 局部性反应是指治疗部位的特异性症状,如照射后出现局部疼痛、麻木、肿胀,以及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吞咽困难、发音嘶哑等。这些反应一般较轻微,且多能自行缓解。
2.放射治疗后的长期反应 有些患者在放射治疗后数年甚至数十年才会出现,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 如急性放射性骨坏死,出现时间多在放射治疗结束后40~60天,发生率约1%左右,临床表现为受累骨质部位疼痛,可伴发热、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发生骨折、呼吸道并发症甚至是死亡。 但发生这些严重副反应的概率较低,而且可以通过服用止疼药、补充维生素D、钙剂等得到缓解。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虽然存在,但多数情况下轻微可逆,且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或减轻相关症状的发生。大家不必对放射治疗抱有“谈之色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