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几画五行属什?

湛洪刚湛洪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汉字演变方式》载,“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到隶书、楷书,‘宛’字笔画明显减省。”也就是说在古文字阶段“宛”的字形变化非常大。 “宛”的甲骨文写作[圖一],像一人面有微笑地站立着,其手臂向前平伸,双手各持物(即“丸”)。“丸”在古代是一种球状物体,可作玩赏之用。金文的“宛”字[圖二]除保留甲骨文的字形外,还加以繁化。小篆的“宛”字[圖三]则又进行了简化。可见“宛”字的字形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根据“宛”字的字形变化,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古汉字中的“宛”字多像一个人(或人首),双手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字的简化,“宛”的字形发生了变化,所像之人首的形状渐趋模糊;同时为了书写方便,文字中加入了新体,如隶变、楷变等,“宛”的字形再次发生变化,变得繁复。

那么,既然“宛”字的字形多变,我们如何判断它的五行属性呢? 通常我们会采用一种叫做“五行取象”的方法来判定汉字的五行属性。具体做法是:看汉字字形结构与“木”“火”“土”“金”“水”中的某一字类似,就以类似的这一偏旁部首所对应的五行属性给这个汉字定性。比如“林”字,由于它的字形和“木”很接近,所以“林”的五行属性为木;又如“炉”字,由于它的字形和“炉”很相似,故“炉”的五行属火……以此类推。 运用“五行取象”的方法给“宛”字判断五行属性似乎有些困难——它既不像木,也不像火,更不像土……等等。其实,这里遇到了一个难题——“宛”字的本义是什么?如果确定了它的本义,就能顺藤摸瓜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事物,然后以此确定该汉字的五行属性。

《说文·宛部》:“宛,曲折也。从弓,弦声。”许慎认为“宛”的本义是“曲折”。我比较赞同许慎的解释。因为“宛”字在金文中经常作为“曲”字的使用。如著名的青铜器“虢季子白盘”上就有铭文[圖四]“王命晋侯伐郑,以韦佐戟,赐虢季子白盘折。”(大意是:周王命令晋侯攻打郑国,并赐予虢季子白盘以表彰他的战功)。其中“折”字(即今“折”字)就是“宛”的形象。

当然,“宛”的本义除了指“弯曲”之外,还有“顺服”的意思。如《论语·子罕》:“智者若愚,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说:智慧的人看起来就像笨拙的人,仁慈的人不会发愁,勇敢的人也不会惧怕。这里的“直”与“曲”都是形容人的品德。

笔者倾向于以下观点:古代“宛”字的五行属性应该为木,原因如下:

首先,古人造字时,“宛”字上部像人头,下部像双手,整体字形像人屈身行礼的样子。这种字形与“曲”字的字形非常相近,而“曲”的本义即为“向下的弯曲”,“宛”的本义当包含“向下弯曲”之意。因此“宛”的五行属性为木是不言自明的。

第二,“宛”字的本义为向上弯曲之物,属植物类。《尔雅·释草》:“苇谓之萑,夫萑,蒿叶。”注曰:“萑,一名苇。”古代的“宛”就是现在的“苇”。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这里的“蒹葭”指的是“芦苇”或“荻草”,为水生植物。可见“宛”为木无疑了。

第三,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收录了九千多个汉字,对每个字都进行考证,断明字义,探源识字。“宛”字在许慎著作中解释为:“宛,曲也。从弓,弦声。凡宛之属皆从宛。”同时,许慎还在书中列出了许多与“宛”字有关的字体(即古今不同的写法),如“宛”字上古字体、“宛”字籀文字体、“宛”字小篆字体、“宛”字古文字体等等,这些字体大多为植物形状。可见,许慎是把“宛”字归入“竹”部的。而“竹”在五行属性为中木。因而,我把“宛”字的五行归属定为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