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资产同转率多少好?
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企业取得存货,需要付出资金(付现或带款提货)或将资金转化为存货;销售存货后,企业将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最终将应收账款转变为现金。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对企业现金的日常周转有很大影响,而且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
一般来说,营业周期短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其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较强;反之,则较差。在实际工作中,应当计算比较若干期间营业周期的平均天数,这样才能真实、可靠地说明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因为销售期间和应收账款期间是交叉重叠发生的。
存货周转情况反映企业销售能力、管理效率、购货策略和存货是否呆滞积压,如果企业能够做到以产定购,购进的材料、物资能够通过生产及时转化为产成品,并且产成品销售状况良好,那么,企业期末存货水平就会很低,存货周转速度就快,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就越少,因而其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也就越强。
如果存货周转速度缓慢,企业盈利能力就会减弱,同时将承担因存货而产生的较高的短期偿债风险和财务风险。
在分析存货周转率时,应当结合经营周期考虑企业利润的质量,如果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收入,放宽赊销政策,可能收到应收款速度会慢,影响企业现金的回收速度,利润的质量比较低,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大部分体现在报表中和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当中,当前企业取得的现金很少,其偿债能力会降低,财务困境发生的概率增加。而如果企业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回笼,放弃了销售利润,利润的质量比较高,企业当期取得大额的现金,资产的流动性较强,其短期偿债能力很强,财务困境发生的概率较小。
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反映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效率的高低。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恰当确定应收账款管理政策,例如,信用期间、信用标准、折扣政策等。如果企业信用政策宽松,可能导致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增加,影响企业现金的日常周转,降低短期偿债能力,企业承担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的信用政策过紧,可能也会使当期销售收入减少,企业资金不能实现良性循环和再生产,并使潜在的销售收入白白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