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什么好吃?
夏天,最清爽的味道是什么? 黄瓜味! 夏天除了炎热、酷暑、暴雨,还有清爽、明媚和彩虹。 和春天一样,它蕴藏着生命萌发的力量;与冬天相比,它少了几分凛冽与深沉。 夏天是万物勃发的季节,也是美食众多的时节,我心中夏天的味道,是用黄瓜和辣椒做的,那道再普通不过的凉拌菜,却是记忆里夏天的标配。
小时候,家里没什么吃的,记忆里最多的是辣椒和黄瓜。那时候,条件虽然艰苦,但精神却特别饱满。我们这里种了很多的辣椒,每次做饭,妈妈总是摘很多辣椒回来。我就负责把辣椒洗干净,切成小段,然后放进锅里,用油炒一下,放点盐,就是一道美味的下饭菜了。
有时候,用刚摘下来的辣椒,做一道酸辣爽口的凉拌菜,那是再好不过了。先把红辣椒剁碎,然后加入生抽、陈醋、白糖拌匀,放在冰箱里冰镇一段时间,拿出来拌在过凉水后的黄瓜条上,那味道,真不摆了(川渝方言,意为很好)!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我家餐桌上出现的荤菜多了起来。但我心里最喜欢的,依然是这道简单的凉菜——清凉、爽口、解腻,让人吃了感觉特别舒服。
现在,我也成为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我总会做给孩子吃,他们吃得津津有味,我却仿佛回到了童年。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通常全国多地会进入持续高温,因此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这些俗语。
炎炎夏日,中医推荐大家进食“冬病夏治七仙汤”,七仙汤是以传统中医“春夏养阳”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营养学而制作的一款养生靓汤,它可滋补脾肾,调理脏腑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七仙汤配方中的“四补”指党参、当归、黄芪、核桃。“党参黄芪”是临床常用的补气二人转,两者相配使用,可以补益中气,增强人体免疫力,并能改善脾虚者的消化吸收机能。中医认为“肺气通于大肠”,肺虚者容易反复感冒,大便秘结;而肠燥便秘,也会影响肺气宣发肃降,两者症状混杂交错,因此,在治疗上常常以“肠、肺同治”的思路来施治。“党参黄芪”可以兼补肺与大肠之气,因此党参黄芪四仙汤对于反复咳嗽、腹胀便干的人尤为适宜。核桃能滋肾健脑,助固内分泌系统,还能润肤生肌。“当归核桃”可养血补肾,二者配对使用,对于改善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甚至顽固性皮肤瘙痒均有较好的效果。
夏喝七仙汤,“三清”亦重要。三清分别为荷叶、绿豆、海带。夏季炎热,最易耗伤人体气津,尤其是“苦夏”的人群,往往难以入眠,烦躁不安,身体疲乏等。此时进食荷叶绿豆瘦肉汤则有较好的保健作用,荷叶味苦性平,善于清暑利湿、升发清阳、除烦安神,而绿豆也是传统清热消暑的食疗佳品,两者合用煲汤,能清心安神,帮助大家安然度过火热的夏季。海带味甘性寒,入脾、肾经,既能清甲状腺热结,又能软坚散结,特别适合中年以上人士夏天进食,对于甲状腺结节者,常食海带更有“药到病除”的奇效。
“冬病”可理解为冬天容易好发、加重的疾病,中医常见的“冬病”诸如慢性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感冒、关节炎、体虚畏寒、冻疮、阳虚便溏等。“夏治”指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新陈代谢旺盛、气血流通活跃等时机,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或减轻,尤其对于在冬季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夏天治疗能预防或减少其发病频率、加重程度,甚至可以根治。“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的治疗特色之一,包括针灸、草药外贴、艾灸、内服方药等方法。现代医学认为,“冬病夏治”有较强的免疫功能,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平衡,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病机能。
党参、黄芪、当归、核桃、荷叶、绿豆、海带“七仙”有补气补血、滋肾健骨,清火散结的作用,对治疗“冬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因此被称为“七仙汤”。一般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使用方法。
材料:绿豆50克,新鲜荷叶1块,瘦肉300克(如果使用干荷叶,20克即可),生姜3片;
做法:将瘦肉洗净切块,焯水备用,绿豆用水浸泡两小时以上。荷叶洗净剪开,加入焯过水的瘦肉、绿豆,同时放入锅内,加3碗水量,大火煮沸。待水滚后,改文火再煲30分钟左右,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饮用。
材料:猪肉200克,荷叶1块,食盐3克,姜1块,冰糖40克,蜜枣两颗;
做法:猪肉洗净切块;姜切片,枣洗净浸泡;荷叶提前浸泡20分钟洗净后剪成小片;汤锅注水,煮开后放入猪肉焯2分钟捞出;汤锅注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40分钟;关火前15分钟放入冰糖和食盐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