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人物结局是什么?
枭雄是英雄的一种,他敢想敢做敢冒险敢承担,无论成功与否。枭雄与英雄不同处在于,枭雄在专制制度下,往往很难有一个好的结局,不是被杀就是被废。
专制制度的本质是集中所有权力为自己服务,它需要的是奴才和鹰犬,它最痛恨的是对权力有野心的人。英雄与枭雄是矛盾的统一体。当一个枭雄在一个制度下获得成功,他就会变成这个制度的“英雄”,而他成功之前就是这个制度的“枭雄”。当一个英雄有了夺取上位者的野心,他就会从“英雄”转而成为“枭雄”,曹操就是这样。
曹操起兵之初,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具备枭雄的气质,而是在讨伐董卓之战后不断南征北战,不断胜利,不断壮大而逐渐成势,最终成为枭雄的。在这个过程中,曹操经历了一个从英雄到枭雄,又从枭雄变英雄,最终成为枭雄的过程。
在讨伐董卓之战中,曹操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当时各路诸侯无一例外地只想保存实力,谁都不敢冲锋在前。只有曹操率兵进攻了一个名叫荥阳的董卓大将。曹操与他交锋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曹操拨马退了回来。这时,他的马蹶了一蹄子,人被狠狠地摔在地上。幸好曹洪赶来,一枪刺死荥阳,救了曹操。董卓闻讯,派了精锐部队反击,曹操败逃。他被流矢射中,跌落马下。
这时,夏侯惇飞马赶来救他,又被敌人一枪刺中脑袋,鲜血直流。夏侯惇用手捂住脑袋,杀进敌阵,救出曹操。董卓大将李儒带兵又追上来。刘备闻讯,飞马赶来,喝退董卓骑兵。曹操、夏侯惇、刘备三人回营。曹操在众位英雄面前一战成名。后来,曹操在袁绍等人的牵制下,独自与虎狼之师董卓抗衡,最终迫使董卓烧毁长安迁都洛阳瓦解。
从此,曹操在讨董联盟里脱颖而出。联盟解散后,袁绍、袁术、公孙瓒、陶谦等各自攻伐,战争不断,董卓之后割据势力的兼并战争不断升级。曹操在中原地区与吕布、张绣、袁术反复拉锯战,同时北拒袁绍。这个过程中,曹操的势力也不断壮大,并逐步控制了朝廷。曹操的势力已经对汉政权构成了实际威胁。
《三国演义》中曹操挟持了汉献帝并迁都许昌后,曾经几次犹豫是否废汉自立过。一次是公元200年的时候,谋士程昱对曹操说:当年高祖刘邦保有关中就能夺取天下。现在将军您的地盘已经接近于当年的关中,如果将军您能够顺应民意的话,天子岂不就是摆设了吗?曹操一听这话,觉得有道理,自己已经拥有兖州、豫州、徐州、冀州、青州、并州、雍州、凉州等八个州的三分之一以上地方,这个天下我拿定了。便准备接受程昱废献帝自立的建议。关键时刻,手下谋士荀彧阻止道:“将军您的举动本来是以汉朝皇族的名义号令四方,现在您干了这件事,还能服众吗?”
于是,曹操改变了主意。曹操在赤壁兵败以后,有一次梦见三名女子哭求自己救命,便问是谁,女子说是汉朝的几位皇后。曹操一看,吓得急忙跪下了,说:“我怎么会害皇后呢,我现在就回许昌去保护她们。”说完就惊醒了。曹操问手下的程昱是怎么回事,程昱说那是天意。后来,诸葛亮在空城上见到王平说:“司马懿肯定不敢进兵,因为我已经训练了八百小童,扮成宫女早晚在内堂唱歌奏乐,司马懿肯定以为魏主在城里,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从这些小插曲中,可以看出曹操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废掉汉献帝自立为王,当然他也没有这个胆量,他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汉朝王室的忠臣,不敢公然与汉朝皇帝对抗。而他的谋士程昱几次提出为王称帝的主张,都被荀彧劝止。程昱和荀彧是两个非常厉害谋士,一个主张称王称帝,一个主张匡扶王室。荀彧是荀令君的儿子,家学渊源,从小对儒家文化及经书研究颇深。
荀彧对汉代皇权极度忠诚。在曹操决定兴兵讨伐董卓之时,荀彧也准备赴军入伍。可荀彧的父亲荀尝以国家大乱,不能尽孝为由,极力劝阻儿子。荀彧说:汉代朝廷蒙受耻辱,这是志士效忠国家之时。效忠孝道岂有固定的准则,治理天下使万物安定有序才可以说是大孝啊。荀彧的话是儒家经典中所提倡的,以忠来代替孝。孝就是服从和尽心侍奉。当时,董卓弑杀汉少帝,立陈留王(即献帝)即位,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汉献帝到许昌。曹操自己以周公自比挟天子以令诸侯。
表面上是效忠汉献帝,实际上是借天子名号号令天下,借朝廷令符号令天下。荀彧是跟随曹操时间最长,资历最老、关系最铁、感情最深,出谋划策最多的谋士,他参与了曹操统一北方的整个进程。曹操也特别器重荀彧。荀彧死后,陈群又补了这个缺。
曹操称王称帝的问题其实是自古以来“忠君爱国”和“君为臣纲”这两个既统一又对抗的问题。我们常说的儒家的“三纲五常”,这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就是 “仁、义、礼、智、信”。“忠君爱国”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忠君与爱国在很多情况下是矛盾的,忠君必然要求为国出力。
陈寿评价曹操说:“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绍以万乘之资,而与之争锋,一战而倾,至于身丧众破,社稷为墟。遂摧灭群雄,问鼎三分天下有其二,以少克多,宏伟壮烈,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