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头挂在厨房干吗?
现代不少人家在厨房的墙上,都悬挂着一具鹿头。这是从何时开始的呢?为什么要在厨房里挂鹿头呢?
据史书记载,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曾利用野鹿的角、皮、骨骼、鹿血、鹿肉来治病疗疾,人们甚至还将雄鹿的角挂在门口以避邪。因为鹿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所以一些贵族在厨房中给厨师配一副鹿角,以表富贵。时间久了,人们在厨房中见到鹿就产生一种畏惧感,不再将鹿引入厨房。
直至公元69年,王莽追杀刘秀,刘秀逃至太行山,饥渴难熬之际,正遇一老翁,便探问家中能否吃点东西,老翁便引刘秀至家中,将其灌饱鹿奶后,又赠一鹿蹄,使刘秀能继续远行。此时,鹿对刘秀已非凶兽、恶孽。而鹿奶自古就被认为是滋补佳品,在明代曾被选入贡品。当时,鹿是人们珍爱的神物,只有贵宫妃嫔才能享受到。
直至清末,山东还有“孩子生下来出麻疹,给骑在马鞍上,用绸布蒙头,就叫‘压雀’。”,因为“雀”与“邪”谐音,为防止麻疹孩子被邪气的雀儿叼了去,在厨房悬挂一副鹿角,便可辟“雀”免灾。在关东一带,由于冬季寒冷,产妇在冬季生孩子的较多,而新生儿因器官缺氧,得肺血症者众。于是,人们在厨房中悬挂鹿角,以镇宅祛邪,躲避瘟神。更有甚者,在行将分娩之时,以红布包裹鹿角,置于孕妇腹部,来避邪求子。
在台湾,有 “行好事见好事”的民谚,其中“见好事”又可解释为“做善事有好报”,故在厨房中悬挂鹿角,以劝人作好事。有些家庭也将鹿角作为丈夫送给妻子作为结婚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