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什么没有三号线?
简单回答,历史原因——先有二号线,再有三号线。 现在的地铁三号线以前是京原铁路的一段,当时北京要修一条东西向的地铁线路,考虑到西直门附近的地形和圆明园的关系(拆了圆明园才建的三号线),所以路线定在了现西三旗到五棵松这一段。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方案做不了,就改成现在的一号线。随后在五棵松往东修了一条支线连接复兴门,这样一号线和东三环的换乘有了着落(复兴门-木樨地那一截是一号线与三号线共同穿过长安街的路段);同时为了沟通东三环与北大、清华,在中关村的东北角又修了一个地铁站,即五道口。
后来的发展就不走寻常路了。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开,城市规划由“环”改成了“轴”,也就是从复兴门到四惠长点的这条线被放到了城市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并且迅速建设完成,成为了现在的大望路-双井-南礼士路-菜市口的一部分。而当初规划的三号线只能夹在一二环之间打擦边球,要么像八通线那样挤在四惠公交枢纽里,要么如13号线那样绕道昌平。
其实当初修一号线的时候有过很多方案,其中就有从五棵松直接穿中央民族大学到北四环的方案,不过最后是因为太耽误工期且经费超出太多而作罢,从五棵松往东去的支线也变成了今天的人民大学站。如果当初这个方案能实现的话,三号线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