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性是什么最好?

危一乐危一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既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又指由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五种运动变化趋势。木、火、土、金、水,五者代表了五气,气与运动不可分离,故五行实际上是五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每种形式的特点和性质可用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来比拟。五行不仅概括了五类物质的共同特性,同时也概括了五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五行思想产生于古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上,经过归纳、抽象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成分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它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渗透于各个文化领域。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理论是阐释人体病理的重要学说,而且,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还可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如中药治疗原则中的“补母泻子”、“抑强扶弱”。

五育(德、智、体、美、劳)就属于广义的五行范畴。“行”指“运行”,有为“行为”之意。“德、智、体、美、劳”五育是相互支撑、相互辅助、相互平衡的,它们贯穿于教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五育同时发展,全面均衡发展才能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智育”和“体育”相生;“体育”和“德育”相生;“德育”和“美育”相生;“美育”和“劳育”相生;“劳育”和“智育”相生。这样,从生我者和我生者两方面看,任何一种育都既是“育母”也是“育子”。“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相应地:

“德育”能够“克”制“劳育”;“劳育”能够“克”制“体育”;“体育”能够“克”制“智育”;“智育”能够“克”制“美育”;“美育”能够“克”制“德育”。这样,从克我者和我克者两方面看,任何一种育都既是“育敌”也是“育寇”。

五育五行思想的产生是和我国古代“五材”说有着历史渊源关系的。《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汉代经学家戴圣解释道:“行,皆有德,皆有气也;土,稼穑之本也;金、木,稼穑之用也;水、火,稼穑之泉燔也;五行者,五行之性,水、火、金、木、土也。”

意思是说水、火、木、金、土和“五材”一样是有“德行”的事物,而人的德行和这五种事物的特性相吻合,五行有“五材”之德,五材有五行之行。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在他的《五行五事论?考五帝志》一文中说:“五行者何谓也?五材,仁、义、礼、智、信是也。又曰:金、木、水、火、土也。木,仁也;火,礼也;土,信也;金,义也;水,智也。”

五育五行的含义即从这里推衍出来的,五育五行的“行”字既与五育相谐音,又与五行相契合。所以,五育五行即包含着有“信德”、“仁德”、“礼德”、“义德”、“智德”的意思;既包含了“信育”、“仁育”、“礼育”、“义育”、“智育”的内容,又有了木、火、土、金、水(五行)育德之含义,五育五行是融五育思想和五行思想于一体的一组中国教育模式专用术语。从广义的五行思想角度看,五育五行有生、克、乘、侮关系,运用五育五行生成制约规律,就可构建五育全面均衡教育发展模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