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秋怎么画?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8月7-9日之间,太阳达到黄经135°时。《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今天14时53分将迎来“立秋”节气。 “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一般低于30℃,天气逐渐转凉。此时节,雨水增多,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阶段。
从气候学角度讲,“立秋”意味着季节的转换,开始由夏向秋过渡。古人认为,秋季的主气温,是在立秋(7月15-23日)之前产生。如果立秋当日或之后气温依然居高不下,那么就称为“秋老虎”,表明夏季的余热还未消散。
在我国古代将节气分为二十四个种类,而每个节气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其中,立秋被赋予了“万物始杀”的含义。也就是说,到了立秋这一天,植物开始凋零,生机消失。因此有“立秋到,贴秋膘”“立秋剃光头,头发会长得又快又猛”等说法。 除了万物始杀外,“立秋”还包含“阴气始造化”以及“阳金始治”等含义。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立秋以后,阳气渐消,阴气渐长。”可见,只有顺应自然界的风霜雨露,健康的人体内阴阳才能保持平衡,疾病才会远离。 在民间,人们会根据立秋当天的天气情况判断秋季的早晚。
比如,立秋当天晴天,则秋季来得晚;立秋当日阴天或者下雨,则秋季来得早;立秋白天高温,夜间凉爽,则秋季适中。 立秋还分为公秋与母秋。如果立秋节气在夏至节气以后,尤其是立秋当日及之后连续五天,出现持续高温的情况,就被称为“母秋”。这种天气下的立秋,表示盛夏暑热气息犹存,所以中医称之为“温燥”。
反之,如果出现阴雨连绵、昼夜温差大的情况,则是“公秋”,预示着秋天来临。由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皮肤张力随之减小,皮下脂肪会逐渐积聚,人的体重也会增加。
对于爱美的女孩子来说,这时要格外注意了,防止体重剧增,可以采用多吃蔬菜水果的办法,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达到营养搭配均衡的目的。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尽管立秋意味着炎热结束,但高温多雨的天气仍在继续。此时养生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少吃伤胃的东西,同时注意适当休息,保证睡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