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对宝宝有副作用吗?
首先,我们需明确一个事实——在儿童用药方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的限制是比其他药物更为严格的。 例如,青霉素类药物在成人患者中的使用已经是较为慎重的了,而一旦出现过敏,更是需要严加防范;然而,在儿童中这类药物的使用限制则更为严格。 这里所说的“更严苛”指的是在使用剂量上、用药时间上都比成年人要求得更谨慎。
也就是说,在小儿用药方面,FDA是格外“挑刺”的。 那么,作为抗菌药的“一哥”——头孢类药,在美国儿科临床使用的情况如何呢? 根据 FDA的一项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5年间,美国共报告387例疑似或确诊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其中涉及婴儿患者258例,占66.4%,婴幼儿患者171例,占43.9%。 这些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133例(34.4%)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11例(2.8%)出现死亡,这些死亡率和住院率的病例多为婴幼儿。
虽然报道的不良反应事件数量较多,但大部分案例所报道的不良反应并不严重,且大多为轻度不适,比如胃肠道反应(如腹泻、呕吐)、皮疹等;重度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抽搐等等,虽有一定发生率,但却并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387例可疑或诊断明确的ADR报告中,有103例(26.6%)为新生儿,而且绝大部分(96例,93.2%)都为早产儿。 在导致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别中,抗菌药位居首位。
而在抗菌药中,又以头孢菌素类使用频率最高。 这或许与我们一直推崇“抗菌药预防应用”的理念有关。要知道,对于新生儿来说,即使没有明确指征,医生也会经常性地给他们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而头孢菌素则是新生儿期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菌药之一。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有数据都来自于FDA的报告,是美国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能直接等同于我国药物的临床使用率及ADR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