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身是什么生肖?

晋梅碧晋梅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龙生”指的是生肖龙,原因如下: 1)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神物,它没有祖先,并且拥有从父亲那里遗传而来的颜色(《论衡》中说:“蛟、螭、鱼龙之类,似龙而色白者谓之鱼鳞龙;似蛇而色青者谓之青鳞龙;似龟而色绿者谓绿鳞龙。”),同时,它还能通过吸水变化自己的形状和大小。 这样的属性只有龙自己拥有,所以称“龙生”。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到:“这红拂不是别的,乃是一株红色的拂尘草,因多年不见人知道,故此成精。这草的来历甚大,乃是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的时候,将孔子门上烧出来的。这草得了日精月华,得以成精。非比等闲。”这里的“红拂”其实就是红色拂尘草变的妖怪,但作者为了强调它是“秦时旧物”,故意将它称为“龙生”。

2)我们现代所熟知的“龙生九子”的故事里,龙也指的是辰戌丑未四土星的吉祥物,也就是指生肖龙。 因为辰土中含有癸水,含有阴阳之气,可以化生万物。所以其中的第一子“赑屃”(谐音“避世”)就是一条长着龙头、龙身的乌龟。 而其他几个儿子的长相也逐渐由具象走向抽象:第二子“螭吻”(一种没有角的鲤鱼)、第四子“狴犴”(虎头蛇身)、第五子“饕餮”(羊头兽身)、第八子“蒲牢”(鲸鱼)。 这也符合中国古人“事不过三”的原则。

3)中国传统记年用的农历实际上就是一种“阴阳合历”,以阳历算月份、阴历算日期。因此每个月三十天,实际是“阴阳合历”计算上的误差造成的,这个月阴历有三十天,下一个月就要二十一或二十九了。这样一年下来,阴历和阳历加起来总共是三百六十五天或者三百六十六天。 考虑到平年和闰年差异的问题,假如某人生于农历三月,今年正好是他生日那年农历三月逢闰月的年份,那么他的属相就应该是属龙还是属兔? 其实这种问题根本不存在任何悬念,应该属于兔子。原因是公历(阳历)的三月正是春天来临的时刻,刚刚进入第三个节气,而农历的三月恰恰也是春天,所以出生的那天无论阴历还是阳历都应该是春分之日。而春分那天刚好又是月亮最圆之时,“月圆而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所以这一天肯定是农历十四或者十五。如果是农历十四的话,那么这一年他就属兔;如果是农历十五的话,这一年他就属龙。这是因为农历四月开始的时间是从清明(阳历4月5号左右)开始的,清明之后太阳开始北移,白天越来越长,所以农历四月一天比一天暖和起来,到了五月已经温度明显升高,正是草木茂盛的季节。而正月和二月则是立春和雨水,天气仍然寒冷,草木并未发芽。所以从一月到十二月,每个月都有“月高风清,月明如昼”的时刻,也就是每月初一,月牙高高升起,明亮如昼,正是卯时(早晨五时至七时),此时正是兔子出动的时刻,“兔”就此成为卯时的代名词。而酉时(下午五时至七月)阳光西斜,正是日落之时,鸡开始归巢,所以“酉”即是“鸡”。这样一阴一阳,相互搭配,形成了今天的十二生肖。

邝家桐邝家桐优质答主

龙身蛇尾、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行虎步、龙骧虎视、龙韬虎略、龙跃鸿矫、龙跃天衢、龙盘虎踞、龙驹凤雏、龙擎九霄、龙眉凤目、龙楼凤阁、龙楼麟阁、龙楼凤池、龙眉鹤发、龙眉鶏皮、龙跃云津、龙楼玉宇、龙歌凤舞、龙蛇飞动……

有龙的成语数不胜数。由于"龙"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它在文学作品中被经常运用,人们还常常把"龙"与其他物种进行比较或描述。所以,你要是仔细地搜索一下成语,就会发现在许多成语中,"龙"都可以找到同伙。

龙有兽类之友,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腾虎踞、龙骧虎视、龙行虎步、龙驹凤雏、龙骧虎卧、龙跳虎伏;

龙有乌禽之伴,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歌凤舞、龙眉凤目、龙跃鸿矫、龙吟凤哕、龙吟鹤鸣、龙翔凤集。

龙有鳞甲之伴,卧虎藏龙、龙潭虎穴、龙潭虎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