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五行属性属什么?

濮正相濮正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我们得定义什么是「城」——在现代汉语中,「城市」是指「城镇」和「郊区」的总称;但在古代中国,「城市」专指「土城」(也就是有城墙的城市),这可以从汉字「市」的本义看出些端倪: 「市」的古字作「巿」或「市中形」,字形像有两座高楼中间有一个正方形的地方,这个形状正是市场「市」的形状。而「巿」字又有「市」的意思,所以《说文》解释「巿」的意义为:「交易之处也」。可见「市区」在古代中国指的就是有交易的「城」,这种「市」一般设在郊外。

至于城的功能,《礼记·礼器》早有记载:「诸侯之邦畿,百里之内,曰甸;甸,谓耕稼树艺之地。七十二君之邑,谓之涂山,古者诸侯将巡守,岁先至日中之涂山,祀其神。五十里内,曰采;女手采桑、织纴之所。四十里内,曰丘,戎狄所居,耕田伐木。三十里内,曰县,县,形如井干,言其高显,有所察视焉。二十里内,曰乡;十里有亭,有驿;十里,泽薮、川泽、陂池、陂塘之所出;十里,原隰,平陆、原隰之所生。」

古代的「城」多半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而且有围墙。但这里的「土」不是今天的「土」的概念,而是指「土地」和「土壤」。从「土」的字往往和土地有关。所以这些带着「土」的字往往是表达土地能长养万物的意思。

「国」字的古文字形就像一堵墙内有一朵生长旺盛的花,表示国有边界,和今天「国家」的概念不同。「家」的字形就像是一间房子周围围起了篱笆——所以「家园」、「故乡」在古代都是指「有围墙的房子」,而“家乡”则指的是“有院落的住宅”,因为古人把房子和村落用围墙圈起来保护,所以才有「家园」、「故乡」的说法。而「家」的第一个含义则是表示住家的意思。 所以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 城的五行属性是土。

2. 因为土具有长养万物的功能,所以城能长养城中之人,使城中的人能够生存下去。

禄昱然禄昱然优质答主

城并非属金,而是属土!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搞明白什么是五行。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这是古人经过长期生产劳动总结出来的一套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

我们以木为例:木就是树木,树木可以烧成木炭,然后可以冶炼金属,最后成为生活用品。所以就是木生火,火生土,金生水,水又生木。木在这里,不单指树木,而是具有树木特性的一切都可以叫木。

比方说,具有木特征的脏器就是肝、季节就是春、方位就是东、颜色就是绿、味道就是酸。那么树木是什么属?自然是属土,离开了土,树木就无法生长。再比方说火,火是什么属?自然是属木,离开了木,火也就无法生长。

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依靠的是广大平民,百姓属于什么?自然是属于土,而国家城池正是由广大百姓建立的,因此城并非属金而是土,金旺之地可以兴土,但是不能兴木,同样有土方能养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