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工业区有哪些企业?
我工作过的几家都是在蛇口,所以印象比较深。 1986-1992年,在中船总第七一二研究所(原第二0二科研所),属于军用通信设备研发制造,有舰用和机载两大产品系列,其中部分产品的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曾获得不少国家级、部委级科技成果奖。
1992-1003年,在蛇口联合石油集团(UOP),美国独资企业,从事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主要产品是各种醇类,比如木醇、丙酮、异丁醇等,还有一些液体化学原料。
2003-现在,在深圳航天信息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是一个专业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销售及提供专业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我工作的地方,从研究所到外资企业再到现在的航天科技公司都在一条街上,因此对蛇口比较有感情。印象中蛇口有很多港台企业的公司总部都在那里,如万顺集团、香港金山国际集团等等还有很多记不清了,还有一家台湾最大的钢铁厂在大铲湾那块,不过后来倒闭了。
另外,那时蛇口的商业也是比较繁华的,有大仟里、海雅百货、茂业百货、苏宁电器等,比罗湖的商业还要繁华,但现在已经没落了很多。
蛇口还曾经被命名为“特区中的特区”,因为很多政策比其他地方更开放,例如实行人民币与外汇双轨制,先离后评的职称评审制度等,为吸引人才和对外交流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蛇口工业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这里诞生了众多中国第一,比如第一个打破“铁饭碗”,第一个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一系列的探索和变革在蛇口工业区发轫。
1979年,交通部、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正式向国务院申报,要求恢复招商局,将位于香港的招商局作为经济特区的窗口企业。同年1月30日,国务院批示:同意成立蛇口工业区,负责开发管理。
招商局作为特区窗口企业负责蛇口工业区的开发和建设,承担相应的全部投资、建设和经营风险。
短短30年间,蛇口从交通部为解决外运船员居住问题的“三来一补”工业区,到1980年8月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第一个经济特区,再到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蛇口自贸城建设如火如荼……
蛇口已从一片“烂泥塘”变成了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社区典范、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2009年8月,招商局集团宣布实施“前港-中区-后城” 模式,蛇口成为集团的总部。
近年来,招商局集团进一步明确了“以综合物流、综合金融、综合社区为三大业务核心,以特色地产、文化传媒为两大‘新主业’,以公路园区和航运物流为两大‘新平台’”的发展战略,蛇口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蛇口片区位于深圳湾核心区域,总面积22.89平方公里,海岸线13.8公里,户籍人口10.3万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总部经济、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目标是建成中国邮轮母港、海上客运国际枢纽港。如今,一座集科技、数字、低碳、文化、智慧于一体的未来城市正在这里崛起,世界著名的邮轮中心正在形成。
蛇口工业区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时期的探索,也是中国未来开发开放的重要试验场。经过近40年的风雨历程,蛇口片区已成为一个功能完善、产城融合、业态高端,国际化、智慧时尚的滨海城市新中心,被誉为“蛇口模式”,“蛇口经验”已逐步成为“中国改革的实验田,对外开放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