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让银行倒闭吗?
可以,而且已经倒闭了四家 。2015年8月,央行批复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2016年7月,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称因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危机,故决定对该行实行接管;2019年6月,北京三中院裁定终结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破产程序并对其注销登记。 还有一家银行的贷款损失超过了40%,濒临破产,就是江西银行。在政府的帮助下,才勉强过关。
还有一家,广东普宁农村信用社,损失高达千亿元(具体数字未披露),被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接管,后改组为广东普宁农村商业银行。 还有几家银行,情况类似,由于不良资产过多,经营亏损,但是损失还不算特别严重,所以没有进行破产清算,而是进行了财务重组。包括: 河北宁晋的农村信用联社;浙江绍兴的柯桥农村信用合作社,后来改组为绍兴袍江农村商业银行;以及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例如重庆万州区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
让银行倒闭,从技术上讲不是很难,但是从社会问题上,还不好做出选择。因为在中国,直接融资还不是很重要,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90%的资金还是通过四大商业银行。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想象,一家银行倒闭了,会影响多少人。
其次,在国外,你有一笔资金,可以选择这家银行、那家银行,还可以选择基金、股市。但在中国目前的状况下,除了银行,人们很难找到一种可以稳定储存、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股票风险过大,基金又太少。
虽然目前中国还是储蓄大国,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就有安全感。比如在美国,除了工资外,其他收入可以不纳税,而是直接存入哪家银行由你自己来决定,这是他的一种金融选择权。再比如在日本,法律规定,如果对银行的利息不满意,可以提出“银行搬家”,把钱存到其他家银行。这些都是可以抗衡银行的手段,保护了储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