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几年财政赤字?
先纠正一点,财政赤字不是“支出”,而是“收入”和“支出”的差额。 至于原因嘛……当然是因为我国政府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等领域的投入不足啦! 其实,这几年一直在扩大财政支出的只有对农业的投入(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对农村的公共事业投资(农村公路建设、饮水工程、电网改造等),这两块的增长都是成倍增长的。
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国有企业的利润、税收和土地出让金。其中土地卖了一笔又一笔,钱是越来越多,但是房价也越来越高,国企利润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幅度缩水。另外,税收也受到GDP下滑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现在财政赤字都是靠发行国债来解决,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还是希望能看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希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能占GDP的4%(国际上一般认为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所以这方面的投入不应该算作政府的支出)。
另外,最近财政部要求地方提前透支明年预算资金,也是无奈之举吧。因为很多公共支出的效益具有外溢性,现在花钱搞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GDP可能不增加,但长期来看肯定会促进GDP增长;如今经济困顿,需要政府出手相救,明天GDP肯定会更低。现在财政预算资金本来就吃紧,还要被中央调剂使用……唉。
俞妘优质答主2019年中国财政赤字率为2.8%.根据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中国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其不确定性很大,提出的目标主要关注稳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等。报告称,今年中国财政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2021年中国将财政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宏观政策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同时,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不再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保持地方政府杠杆率总体不变。
2022年,根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22年,要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
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务必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