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奇才却少重用?
首先,这个问题有普遍性,也不只发生在当代中国。 比如,三国时期就有“卧龙”诸葛孔明,但是除了他外,蜀汉还有什么知名的能人志士吗?张飞的武力在五虎上将中排行第二,那关羽和张飞的手下有什么知名人才吗?貌似也找不出几个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些有能力的都在当权派眼里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早就被干掉了。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时候,魏延本人已经被猜忌了;陈寿评价姜维说,姜维有才略,百姓皆怀其德。但除了姜维本身在蜀汉政权中也没有多少党羽。 杨仪从诸葛亮去世后,就开始抱怨,说丞相虽然去世,但还有我和杨仪在。后来听到姜维胜了,才高兴地说,丞相就算白死了!原来我等全是替丞相白白死的!这话听着好生生的一个人怎么忽然就疯起来了。为什么杨仪会说这种话呢?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了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收拾(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就被贬了)所以心里不平衡嘛! 类似的,东吴的周瑜年轻的时候跟孙坚一起打天下,功劳不比太史慈小。可是孙权即位后,周瑜就觉得自己的位置不稳了,生怕被别人夺走了风头,因而对孙权的态度越来越傲慢,终于惹怒孙权,差点被处置。
总而言之呢,这些有才华的人之所以不能被重用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处在了一个被猜忌的环境里。而一个有才能的人要是处在一种不被重用的环境里,你说他会是什么态度呢?要么像周瑜那样由愤愤不平到自暴自弃,要么像杨仪那样由怨天尤人到神经质。 总之不会是踏实勤恳、兢兢业业地搞建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