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尽人亡是成语吗?
精尽人亡不是成语。
“精”指人的精气、精力和精神,也可以理解为身体素质,这里的“精”主要指的是人的体力或能量。人类的生育能力还有一层含义,并不是字典里给出的含义,而是指气。古人认为天有三光而地有五行,三光和五行是天地之间能量变化的门户,而人作为一个小天地,也有三光五行,它们被称作“五脏六腑”。三光在人身上是两眼一口,五行就是肝、心、脾、肺、肾。五脏通过经络沟通五体,眼通肝,肝主筋。“筋”,实际上是人体的肌肉组织;齿骨是属于肾的。所以说“肾藏精”是很深奥的讲法。这里说的“精”不单指生殖之精,而是一个人体内能量的总和,包含“筋”,包括人的肌肉和骨骼。
亡,读音为 wáng、mǐn,本意指逃亡、死亡等。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字形像人处屋下而形体困敝之状,表示逃匿,隐匿之处,本义当为死亡的隐晦说法,后演变为“人死”的本义意义。亡字在字形、字义、字音上与奄字、无字、忽字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字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都可以用为“死”字的隐晦表达。
亡,会意字。“亡”的甲骨文字形,象人处在屋檐之下且形体困敝之态;“亡”,金文像人在一个方块内头朝下,表示囚禁,也表示逃命;“亡”,篆文本作“亾”,从人从一,后来隶定为“亡”;“亡”,简化字作“亡”。由本义“逃亡”引申指“丢失、失去”、“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