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报道如何做大做强?
体育新闻在当今各类新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在传播体育信息的同时,它还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全社会传播现代体育文化并推动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革。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闻作为一种信息,其传播的广泛性、时效性、公开性、准确性对人们认知社会生活状况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大众传媒对体育信息的传播也成为影响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1当前我国体育报道的缺陷
在传媒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把握正确的体育报道方向、树立科学的体育报道观念,更好地发挥体育新闻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值得思考。
1.1忽视人文关怀,缺乏体育人文主义精神
大众传媒的体育报道往往侧重于运动项目本身的消息和最新成绩、消息,而对运动员和观众的心理、精神关注不够。例如,一些媒体在体育新闻中出现伤病情况时,就关注伤病是否严重,能否康复,能否继续参加比赛,何时恢复运动水平,而忽略了运动员及其家人的感受。再如,运动员退役问题常被一笔带过,使许多关心运动员的观众和读者感到迷茫。事实上,运动员退役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有运动员的生理、心理和文化教育等问题,还有运动员退役后生活问题的担忧。忽视人文关怀,是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体育新闻在这方面体现最为明显。
1.2体育新闻的同质化,内容乏善可陈
面对大众传媒时代信息爆炸的情况,体育新闻同质化倾向也日益严重。面对纷繁复杂的体育活动,一些媒体在新闻报道上,总是从竞技体育的角度考虑,而忽视体育的人文精神,使原本精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变成了比赛成绩和参赛人员名单的简单罗列。在报道文体活动中,过于强调媒体的经济效益,使得一些体育新闻缺乏独特内涵和深度,千篇一律,难以给人以新鲜的信息刺激,使人们产生审美疲劳。
1.3专业精神有待提高,公信力降低
体育新闻是传媒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作用不仅在于传播比赛成绩、赛况等即时体育信息,更在于引导公众关注体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我国体育运动水平。但是,当前我国的体育新闻报道却存在专业精神不足、新闻素养不高的问题。有些记者在写作时,缺乏对体育的基本认知,在不了解比赛规则、不懂比赛规则,甚至没有经过实地采访报道比赛的情况下,直接撰写新闻稿,这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质疑,降低了传媒的社会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