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肾虚怎么办?
1、小儿的生理特点
小儿为“纯阳”之体,阳气旺盛,生机蓬勃。但小儿“脏腑娇嫩”,是指儿童的五脏六腑发育不完全,比较娇弱,免疫力低下。 这是由于生育年龄的父母,在备孕期间就注意补充营养,精心调养身体,使胎儿有优质的生长环境;
出生后,父母尽心呵护,使孩子健康成长。与成人相比,孩子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对外界刺激,如感冒等疾病抵抗力较差,容易出现肾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小儿的肾常虚,但小儿的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若盲目进补,如使用人参等大补之品,反而可能伤害小儿的脾胃,影响正常发育。在调理孩子体质时,应遵循健脾促运、补益肾脏的原则。
2、先天禀赋不足导致的小儿肾虚 中医认为,胚胎的形成和父母的精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孕母体弱多病,或妊娠时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如心情抑郁),都可能导致婴儿先天禀赋不足,出现肾虚。另外,母亲孕期吸烟、饮酒、服用药物、接触有毒物质也可能损害胎儿肾功能。而早产、剖腹产、人工喂养(使用添加化学剂的奶粉)都有可能增加小儿肾虚的机会。 肾虚的表现轻重程度与病因、病程有关。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会出现发育迟缓、身材矮小、骨骼酸软、腰膝酸痛、皮肤粗糙、脱发、遗尿等情况。因此父母应注意观察孩子有无上述表现,及早干预。
3、后天因素导致的小儿肾虚 小儿时期,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因此肾精不足大多是由上述原因引起。随着孩子年纪增长,肾精逐渐充实,这些现象会慢慢改善。 但若不加节制地过度劳累,或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不规律、爱吃辛辣食物、吸烟酗酒等)都会损伤肾气,导致小儿肾虚。用药不当也会导致小儿肾虚,尤其是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