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手环有副作用吗?
现在市面上所谓的孕妇防辐射服,其实都没有真正有效地阻止电波的穿透,所以从科学角度讲,这些衣服根本就不能起到防辐射的作用[1]。 至于这些产品为什么能畅销不衰、屡创销售奇迹,我想大概是因为人们对于电磁辐射的恐慌,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天然恐惧所致——毕竟,有谁愿意主动地对自己的身体和宝宝负责任呢?
随着科技产品的迅速更新换代,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电磁场和电磁辐射无处不在,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离开电子产品了! 手机、电脑、电视、微波炉、路由器、冰箱等等,都在无时无刻地向外发射着电磁波。 但并不是所有的电磁波都对人体有害,只有高频电磁波才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低频电磁波几乎都被地面和大气层吸收),而手机信号、GPS、微波等都属于高频电磁波。 所以,除非你是工作在雷达站这样的超高功率电磁波环境里,一般的电磁波辐射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2]。 当然这是指正常情况下的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所产生的电磁波含量是安全的。
但问题是,如果长时间、高频率地连续使用这些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就有可能对脑部神经以及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有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组受试者连续40天每天24小时佩戴检测仪,来监测他们身上可能出现的电磁波含量变化,然后发现尽管这组受试者没有明显的电磁暴露,且检测结果也显示没有任何电磁波超标的情况,但是其中的3名男性受试者在随后的认知测试中出现了轻微的脑功能损害,而另两名女性受试者在生理指标上也有轻度下降,虽然所有测试都是在正常范围内,但依然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相关性[8]。
还有学者曾经让50名健康人连续6周佩戴测频仪,测量手机通话时产生的射频能量,然后发现在每次拨打接听电话时的前3分钟,平均身体辐射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出现一种称为“蓝牙耳朵”的现象,即耳朵温度在通话费时间中逐渐上升约4℃。 当研究者将受测者的耳朵温度与通话时间相乘,估算出每个人的非特定电磁波总辐射量后,发现虽然所有人的辐射量都没达到安全上限,但却有人显示出“接近临界值”的迹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