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伯代表哪个生肖?

敖培昀敖培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伯,古称“伯仲叔季”中的老大。在周朝以后,人们把兄弟排行的第一位叫做“伯”,所以伯又引申之义为排行第一之意。 《尔雅》中有注曰:“伯者,长子之称也。”可见,古时的伯确实指大儿子的。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得更明确些: “伯者,长也。从人,从白,表示男子行辈居首位。” 后来,人们又把姓中带有“伯”这个偏旁的字都认作“男性长者”的意思来理解,比如“伯父”“伯母”等等,这样,“伯”字的含义就进一步丰富了。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伯”字都是名词,读作(bo);而“伯仲”的“伯”是动词,读作(ye),表示排序在最前面。 在现在的汉语里,“伯”只有三个意思:同祖的男孩们行辈排列的第一位;姓或名字里有“伯”字;通“霸”,做君主或在某一领域称雄、为首的意思。 而“伯仲叔季”这四个字表达的意思则已经简化了许多。它形容同一祖先的兄弟们排行顺序,可以理解为“大哥二哥三哥四哥……” 那么为什么伯仲之间就要有“一个老大一个老二”的呢?古人为什么要刻意区分这些呢? 其实这是上古时期对财产的继承制度决定的。

因为上古时期实行的是父子相承的世袭制,作为长子不但拥有父母双亲的关爱,更因为“立长不立幼”的原则而享有首先继承家产的权利和地位。这种继承方式必然导致长子所代表的“伯”在族群中所拥有的地位和权利最多,而幼子因为毫无家产继承权,所以在族群中普遍比较落魄,甚至可能受到兄长的欺负。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碗水端不平——偏心”的心理根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