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吃多了有副作用吗?
先说答案: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副作用的,不能长期大量服用。 《黄帝内经》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说明中药的毒副作用与药性、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都有密切关系。 那中药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器官功能损害:许多药物的毒副反应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有关。如巴比妥类安眠药长期服用容易引起肝功能损害;利血平具有降压作用,长期大量服用则有可能引起精神病发作甚至导致死亡;庆大霉素对肾脏有毒性反应,长期服用应监测肾功能。
2.过敏反应:有些病人服用中药材后会出现荨麻疹、哮喘、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过敏而导致死亡的病例时有发生。对有药物过敏史的人,尤其是婴幼儿,应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对于不易辨别的野生药材或来源不明的药材也应谨慎服用。
3.代谢产物毒性:例如番泻叶中含有番泻苷,其水解产生番泻酸,都是毒性成分;秋水仙碱是秋水仙的抗菌消炎成分,有致畸胎的作用,孕妇禁用该药。
4. 其他不良反应:中药还有可能导致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以及神经系统的异常等症状。 不是所有的中药都是安全的,没有副作用的。如果使用了含有毒性的中药材或是中药制剂,用量过大,超过人体的耐受限度,就会产生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中药的毒性与药物的性能相关联,药性越热,毒性越大,如斑蝥、砒霜、雄黄;药性越凉,毒性也越小,如绿豆、生地、金银花。
另外,动物器官和组织中的毒素也可转移到中药中去。在使用含有人体器官组织的中药时,应注意防止毒素的吸收,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常见的富含蛋白质而又有毒性的中药有:乌贼鱼肉、鱼胆、蜂房、土鳖虫、蜈蚣、全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