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缸生肖什么?

牧玉安牧玉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甲子”一词在古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子”字出现时大都作地支的“十干”“十二支”解,而“甲”字单独出现时多半是指“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只有《晋书·宣帝纪论》中有“孟夏昏旦,甲子昧爽,玄象变化,金声始奏”一句,这里的“甲子”似乎是指农历四月一日(其后的记载是“五日甲子,幽王崩)。不过该句中的“甲子”前已有“孟夏”字样,可见“甲子”应指闰四月朔日。

汉代以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文现象包括太阳东升西落,都是太阳运行引起的;汉文帝后,人们接受“盖天说”,即认为天似伞形,大地位于伞顶之下,而“甲子”就指这个“伞形天”的一个侧边发生日全食的现象。 “甲子”这个词出现在东汉王充的《论衡·历限篇》中,书中将日月蚀和干支对应起来: 《周礼·春官·大宗伯》有“祀五帝”之礼,注曰“祀上帝,配之以四时之帝……立春祭东方青帝,立夏南方赤帝,立秋西方白帝,立冬北方黑帝,春分秋分秋分冬至夏至各祭中央黄帝。”这五种颜色其实反映的是五行学说,青、红、黄、白、黑的五色代表木、火、土、金、水,中央黄色被认为是最完美的颜色,所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冬至都祭祀黄帝。

由于十天干中“甲”与“乙”相邻且代表春天来临,故“甲子”又指立春,“乙丑”则是惊蛰。

随着二十四节气建立的完善,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也逐渐完备。现在我国使用的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这种历法下每个月都有阴历和阳历的日子,这些日期用中文表达时一般采用“廿(niàn)”“卅(sà)”“初”“末”等词表示,“甲子”仍然指的是正月朔日。至于那些没有特定指代的“甲子”“乙丑”……则分别被称为上旬、中旬、下旬等等。

翟中博翟中博优质答主

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历来有养牲畜、积肥以农为本的农业习惯,以“多子多福,人畜兴旺”为幸福的象征。人们把平日积累的鸡窝、马厩、牛槽、猪栏等牲畜中的大便、小便、饲料残渣、饲草,甚至人尿、人粪,都装在农缸里,经过“三伏天”的高温发酵,使肥料变黑,臭气上涌,待秋后用以给庄稼、菜地、瓜园上肥。

每到夏初,人们便把装满肥料,缸口用土糊盖严密的农缸,抬到平房的房檐之下,或窗子旁边搁置,便于靠窗过道的内室通风以排除臭气。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人们便在室内的炕沿上说古论今,拉闲逗闷,闲言碎语之间,有人就给农缸起了个十分风趣的属相名字。

农缸属相名字的排列是根据农缸的大小、宽窄、粗细、短长、新旧而定的,一般是按照属相十二次一个轮回来叫,随人们说话时的兴致叫得不很严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