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五行属火还是木?
梁属土,因五行中土能生养万物,有包容之义; 有人误认为梁属土是因为古人把房子作为埋葬死者的场所,以“墓”喻房。其实古人的房子和现代人的住房大不相同,古人把房子分成前堂后室,就像今天南方人盖的“走砖屋”那样前后贯通没有墙壁分隔,在正堂上立一梁柱(也就是现在房屋中间的一根承重柱子)将整个建筑支撑起来。这跟古代葬式“墓”的造型是相近的,都以“土”为基础来营造。所以古人用字是很形象的,“梁”“墓”都含有“土”。
《说文解字》里对“梁”的解释就是:“柱上也。从木、象形。”这里的“象形”是指小篆字形像建筑物中的大梁。由此可见“梁”本指房屋的大梁。 现在我们说的“梁柱”,在古代只有“梁”,没有“柱”。因为“柱”是从明代中期以后才出现并普遍使用的。 “梁”字的金文字形 小篆字形 隶书字形 现在通用字形 注:上面字形来自《中华大字字典》。
梁字五行属木,用天干地支来解释就是属乙木。在中国古代的木工行业中,梁是建筑中最高大、最难制作的构件。故古人在给木匠起艺名时,大多喜欢用“梁”字,用来彰显木匠技艺之高超。比如鲁班就叫公输般;比如著名木匠李春,在艺名中就带个“梁”字,叫做李之梁春。梁字在《康熙字典》中,被归属在“木”字部,因此,梁字五行也属“木”。梁字甲骨文字形,象房梁之形,本义就是“房屋的横梁”。
梁字在造字之初就有“主干、梁栋、高亢、壮伟”的含义在里面。例如:《说文·木部》:“梁,桥所以跨水者。”;《广韵·唐韵》:“梁,高也。”;《字汇·木部》:“梁,水边崖也。”;《字汇·木部》:“梁,屋之横木也。”;《诗经·小雅·裳裳者华》:“不愧于人,不畏于天,不愧于屋漏。北辰攸居,众星拱之。庶民子来,惟帝之力。天鉴孔明,谁秉国成,不自为政。”;《诗经·大雅·行苇》:“曾孙之勤,爰及之子。我有嘉宾,既备器,又馔肴。”梁字在《说文·木部》中注释为“梁,水边崖也。”;此外,梁字还有引申含义,如“梁”通“粱”,指粟米,五谷中的精米。
梁字作名词时,指“1、高大;2、山梁;3、地名,陕西韩城,山西河津一带。”作动词时,指“1、本义:2、山崖;3、建造桥梁;4、高亢;5、壮伟。”作副词时,指“1、同义词:2、同“粱”,谷物,即粟米;3、河东的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