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找五行什么意思?
金、木、水、火、土 ,简单通俗的解释为: 金——黄金的属性是“金”。 木——树木的属性是“木”。 水——湖水的属性是“水”。 火——火焰的属性是“火”。 土——土地的属性是“土”。 为什么要用五行的观点解释世界呢? 因为中国古代先民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五行组成的,用五行就可以解释这个世界了。比如人的命运可以用五行来说明: 一个人的八字(出生年月日时)中含有“金”,则金就是命主五行中的“财”;含“木”,则为“官”;含“水”,则为“食”(这里把“食”换成“伤”也可以,因为食伤都是泄耗日主的);含“火”,则为“劫”;含“土”,则为“印”。这样,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就由这“财”“官”“食”“劫”“印”五行所代表了。
为什么又是五种元素而不是四种或者六种呢?这里面也是有道理的: 因古人认为天上有五星(金水木火土),地上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故将宇宙间的元素概括为“五行”。又由于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五行实际上可以代表世间的万事万物。 至于为什么要用五行来划分事物,而不采用其他的方式,这是因为五行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深入民间,被百姓广为接受,加上它本身比较抽象,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因而得到人们的认可。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古人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中医、建筑、占卜、风水、武术、气功……等都与五行学说有密切关系。
五行的生克关系: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太过、不及则发生相乘、相侮:木太过则克土,土不及则被木克,此谓木乘土;木不及则土来克木,土太过则克木,此谓土侮木……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个脏器,按其生理功能的特征,与自然界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属性相类比,“以五材为行,以生、长、化、收、藏为和”(《尚书·洪范》),并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说明人体生理上和病理上的变化,在中医学上被广泛采用。
在中医学上,五行学说还运用“生”、“克”、“乘”、“侮”等关系和规律来阐释五脏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变化。脏腑发生病变时,往往传给合它“相生”的脏腑,称为“生我者病传予我”,或“予我者病传于生我”,前者如脾病传于肾,后者如肺病传于脾,也即“母病及子”和“子病乘母”的含义;同样,肝病可以传给心,心病可以传给肺,肺病可以传给脾,脾病可以传给肝。脏腑在病理上还存在“相克”的异常现象,如木旺可以乘土,土旺可以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