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地铁地下几层?
伦敦的地铁,可以称作“subway”(地铁)、 “underground”(地下铁) 或 Tube;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
从1863年第一条地铁通车至今,伦敦的地铁网络已经扩张到了270多条线路,连接了伦敦的大部分区域。 整个伦敦的地底下,实际上就住着上千万人! 这使得伦敦成为了全世界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都市。 那么为什么伦敦要修建如此庞大的地下铁路网呢?
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环保考量,而修建规模如此巨大的地下交通系统,对于伦敦这样的大都市来说,又带来了怎样深刻的影响呢? 在讲这些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伦敦的地理环境。
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同,伦敦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在公元前50年,这里还只是一片沼泽地。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英国人学会了罗马人的耕作技术和建筑技术,开始填埋沼泽、挖凿运河,兴建市政工程。
公元1世纪,伦敦建起了围墙,城市的发展也逐渐向外拓展。但直到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伦敦的人口依然很少,对周边地区也不存在什么压迫性占领。1066年,威廉大帝征服英格兰后,开始在伦敦附近筑墙屯兵,重建伦敦城,并引进羊毛和织布业,使伦敦逐步成为英伦三岛的经济中心。
但随着伦敦人口的增加,原有的基础设施早已不堪重负。如何为飞速增长的城市提供充足的能源、交通和饮水设施,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早在1843年,当时还在任内的维多利亚女皇就发布了《公共卫生条例》,开始整治伦敦的市容市貌,并倡导污水处理和下水道系统的建设。
然而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仅仅依靠一个女人的力量是难以推动这样庞大的市政工程的。伦敦的地下铁道修筑史,实际上也是同大英帝国争夺土地和资源的斗争历史。
由于当时伦敦城缺少足够的耕地来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所以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这座城市的最大难题。为了提高城市人口的可容纳量,英国政府打算在伦敦城区外围修筑一圈大型的农田,通过引水入城的方式让郊区变成良田,从而增产粮食。 然而这一圈占地190平方公里的农田圈修建起来之后,却给伦敦造成了更大的麻烦——它导致伦敦的污水和雨水无法及时得到排泄,大量的生活垃圾也没有地方倾倒。
到了19世纪中期,伦敦城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存在着地下水泛滥的问题,每年春季都是臭气熏天、蚊蝇乱飞。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英国政府决定大胆引进一项在当时看来十分超前的新技术——抽水马桶。
不过要想让居民改用这种“卫生设备”,就必须同时解决两个问题:粪便的处理以及污水的排放。 于是,在1859年1月29日,第一支隧道挖掘机被正式引入到伦敦,开始修建一条通往郊外的污水管道。
经过几十年的施工,一条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网逐渐呈现在人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