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排列猴子几岁?

宇文子凡宇文子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传统上来讲“子鼠、丑牛”,而猴子属于什么? 答案是寅虎,为什么呢? 传统上人们将12地支与12生肖相配套当作12属相,并且用天干与地支组合来表示年、月、日、时,例如甲子年、乙丑月等等。其中,子鼠、丑牛对应的是地支第一、第二位,同样,寅虎对应的则是地支第三位。 从这个角度来看,猴子的位置应该是卯兔,因为卯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然而,由于古代先民以子鼠为第一天支,为了表示顺序的连贯性,就采用了“子鼠、丑牛、寅虎”这样的方式。所以,按照这种理论,猴子应该对应着寅虎。

不过,如果严格按照这样的说法,那马和羊的位置就应该更换了——马是第七个生肖,而羊是第十个生肖,应该排在午马后面的未羊前面。然而习惯并不是这样安排的,我们就遇到了矛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发现了另外一种将12地支与12生肖相匹配的规则——“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里面的猴子正好与上面提到的寅虎匹配。可见,古代的两种不同的属相搭配规则,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只不过后一种规则打破了“子鼠、丑牛”的第一第二位,却保留了“寅虎、卯兔”的第三位和第四位的顺序,所以出现了马和羊的位置没有变化,而兔子却在前面的情况。

齐悦晰齐悦晰优质答主

猴在中国属吉祥动物,历来受人宠爱,许多文人也为它写了不少赞美的诗篇。南宋诗人张岱在诗中赞美道:“灵怪莫高乎猿,不拘不群,不锁不樊。”宋代另一位诗人陶潜则热情讴歌道:“四时纵弛无拘束,野鹤昂头向绿云。”明代画家和园艺家王心葵,晚年在西湖边建筑了一座园堂,他亲自写了一篇《筑山堂记》,“养白猿数头,为西林山长,朝夕吟啸送日月”。明代王稚登则直接将猴子写进了《山歌》里:“野猿来往石楼中,摘得桃儿让晚风。留到阿婆来浴后,满盆春水照衰红。”清代宋荦更道出了猴的灵性和乖巧:“挂壁新图百战威,摩挲长啸对斜晖。秋深有约重来此,闲坐松根看解围”。这些脍炙人口的的诗句,传诵到今天,“猴子拜观音”、“金丝猴争果”、“小猴观鱼”、“孙猴子捣乱”、“松鼠猴静坐”、“猕猴观画”等等,都在人们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二属相——猴。每十二年一个轮回,按十二位属相轮流登场,按理说,每一年都应该为属相歌配乐一次。实际上呢,属相歌在猴年(比方说1988年)配了一次乐,此后便“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1990年是“雄鸡唱晓”,人们期盼着有“鸡”味儿的属相歌;1992年是“愚公移山忙,老牛也帮忙”的牛年,人们又期盼有“牛”味儿的属相歌,年年如此,连“猴”的续集也盼来了。可是,直到1996年“猴”走“龙”来,“狗”唱“羊”跳,人们还是没等到属相歌的任何“后续”。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位属相被编成了顺口溜,被编进了儿歌,被编进了故事里,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这些属相之中,人们最爱的是“猴”——属猴的人精、气、神旺盛,属猴的人聪慧又机灵。属猴的金庸,在文章里写过“不读水浒真遗憾”的话;属猴的吴承恩,创作了名著《西游记》,“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斗法降三怪”、“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六耳猕猴”、“狮驼岭外绝凶魔”等,塑造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让几代人“爱煞”那只“金丝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