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陈什么生肖?
《封神演义》中,共有五方神兽,分别镇守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东方角木蛟,西方亢金龙,北方牛金牛,南方朱雀鸟,中央勾陈大帝。 那么,究竟谁是勾陈呢? 在原著第三十四回“玉虚宫广成子收徒”中有写道:“……且言元始天尊因为姜子牙将封神,故此点化于他,乃命五德星君为弟子,又命北斗星君、南极星君为辅佐……” 而后又有:“……元始天尊笑曰:‘且喜你修行一场,也值得了!’谓五德星君曰:‘你五人可随姜子牙前往封神,各封其神。’五德星君叩首谢师道:‘弟子无才,感蒙老师赐与长生之乐,不日便往封神,以应劫数。’”
由此便知道,第五位上仙就是勾陈,由七福神中的三阳开泰,也就是福、禄、寿三星演化而来。 在道教宫观的殿宇之中,大多布满了神像,而神像的排列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讲,都是先中间再两边,也就是说,最中心的神像位置是留给勾陈的。
那为什么勾陈会位列中央呢? 关于这个原因,在很多小说和民间传说中都有着相似的版本。 说是尧帝的时候,有丹朱与舜两兄弟争位,于是天帝命大禹去治水,完成后赏赐给大禹一个宝匣,打开之后里面有五色土,以此象征天下土地,并命令禹帝用土来划分九州。 大禹治水之后,为了划分九州而四处奔波,当他来到梁州(陕西汉中)的时候正赶上冬至,于是就在今日冬至所在的黄道位置上建了一座方台,用以供奉宝匣。 从此之后,每年的冬至,人们都能在这座台上看到阴阳界的边缘。
据说是从黄帝开始,每年冬至都会在此祭祀,而祭祀的时候必须面向南方,因为在北方有个北极星。 后来,人们发现这冬至一阳生,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好像有一个中心点在转动一样,于是便把冬至当天正南的正中一点称为“勾陈”。
而在《晋书·天文志》中则有记录:“冬至之日,阳微阴盛,日短至,故古人冬至日极宴高会,与之终岁,犹惧幽冥之司,未尝不肃。”意思是说,人们在冬至这一天要祭天神,然后整年都恐惧地生活,生怕被阴间抓住。
勾陈属狗,是十二元辰代表十二生肖中犬的星宿,本指北斗斗柄第一星。
勾陈宿是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一宿,由二个星官二颗星辰组成,属北方玄武七宿。在紫微垣内,共有六个星官十二颗星。勾陈一是勾陈宿中的星,为紫微宫最北枢,亦名太极星,又名太一御坐,是皇帝的暗居。在紫微宫垣北,靠近北极高悬的星,为总枢。
勾陈星的由来
北极星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可以指引方向,可以确定子午线和经度;它可以指示季节,度量时间;在北半球战场上,它甚至有着决定战争胜负的作用。古人对这样一颗重要的星星极为崇拜,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末期,就将其尊奉为至高无上的上帝。《史记天官书》和《汉书五行志》就记载着殷人“帝于行商,作殷星”、“建星(北极星)摇 piv,商灭”,商朝以北极星为上帝并以星象的异常预示国家的存亡。《诗经大雅》中说“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睒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诗经》中记载着二十八星宿中9个星宿中的18颗恒星(星官)和星座(星宫)名,在我国是首次出现。
商朝灭亡后的周朝,虽然依旧对北极星膜拜不已,却将其称为帝星。《礼记·月令》和《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中央者,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星轩辕,其辰建星”,建星指的就是北极星。同时周朝又将北极星称作极星,如《吕氏春秋》中说“北至于罚,登不周之山,临代、之泽,环水弱姑,是谓玄冥,司马法曰:“黄帝所以为天子者,以其仁天而惠施也。”天子即指北极星。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则记载“中宫,中黄赤星,大一也。其旁非一星也,三能者子附孛之属,大水,兵。其北,一星曰阴平,阴平,阴间也”。大一、大水,兵就是北极星。以上对北极星的尊称,都说明了其至高无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