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融资有弊端吗?

岑子麟岑子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合适与不合适! 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如果运作得当可以收获多赢的结果: 投资方(股东)可以通过投资获利(一般通过分红获得); 被投资人(公司)可以利用资金实现快速扩张,提高市场份额,从而提升价值; 而员工作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益:1、 满足员工期权计划,实现员工与公司共成长2、 高净值员工的激励3、 新股的溢价收益4、 转让溢价5、 退出时的收益6、 在职补贴 对于一些成长性的企业来说,通过股权激励可以让员工分享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提高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同时降低人才流失率,这是企业薪酬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需要注意的是,股权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己的适用条件以及不能解决的问题。

首先,股权不是对任何人都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没有进入决策层的基层员工,由于他们缺乏对公司控制权的诉求,因此很难从股权中获益。而且股权也不是对所有人都是有效的激励手段——对于那些已经拥有大量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或即将退休不寻求外部就业机会的人,再给予他们股权通常没有什么意义。

其次,股权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当一个企业面临困境时,股权可能无力回天。此时企业的债务可能比股本还高,而破产清算又可能会使股东权益化为乌有,员工也得不到任何补偿。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股权是一种长线的投资,它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耐心和远见,急功近利的人往往难以得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家而言,可能在创业初期就会将公司全部资产用于抵押贷款以支持公司业务的发展。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迅速融通资金,但一旦公司出现财务危机,债权人也将第一时间追讨欠款。相比之下,股权融资则相对“温和”许多,它不仅要求投资者具有长远的投资视野,还要求企业具备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前景。否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屠鹳屠鹳优质答主

员工持股计划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解决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则可以凝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劳动关系和用工制度仍不完善,因此,开展员工持股计划还是应该慎重行事,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引发很多不良后果,造成职工和企业两败俱伤。

员工持股有如下风险和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容易引发劳动争议和劳资矛盾。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不规范、用工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一些企业将员工持股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工资支付等问题混为一体,在发生劳资纠纷时,企业往往以员工持股冲抵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而员工则以不了解持股的真实情况要求确认持股无效。由于员工持股在实施和操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双方很容易产生争议。如宁波某制衣厂老板将企业资产低估后,将30%的股份分给30多名员工,而与员工以持股协议代替劳动合同、工资协议,员工的劳动报酬只能以股息分红和少量工资形式发放,企业效益不好时则以持股冲抵拖欠的工资。这一做法在引发大批员工不满并要求离职时,也直接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由于员工持股是伴随劳动关系的存续而存续,在企业与员工发生劳资纠纷时,员工也往往不愿意退出持股,从而使得处理难度加大。另外,一些企业的员工持股存在内部职工股对外转让困难、股价严重缩水等问题,也导致员工对此不满,引发职工和企业之间的矛盾。

二是容易造成企业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必然涉及内部股权结构和分配情况,也必然涉及参加持股员工的范围和持股比例,而企业在具体操作中又往往缺乏有效依据和合理标准,加之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极易引发企业内部人控制和其他员工的不满情绪,造成企业内部矛盾,动摇企业稳定和谐的根基。

三是形成事实上的终身制用工制度,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动员工积极性。员工持股往往与劳动关系存续有密切联系,且在持股员工退出持股问题上又缺乏合理依据,因此,使得一些员工参加持股后不愿意离开企业,也不愿意主动接受企业的解雇,甚至把持股作为自己获取单位特殊待遇的资本,要求企业不能解雇,也造成企业不能解雇员工,从而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实现,也挫伤了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企业发展和稳定的风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