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制造五行属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能我答的不够专业。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这五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 金是指坚硬,冷峻,肃杀,收敛的物质; 木指生长,生发,舒畅,条达的物质; 水指润下,滋润,下行,流动的事物; 火指炎上,温暖,升腾,明亮的事物; 土指承载,受纳,化育,生长的事物。 我认为的糖果的“糖”字,属火;“果”字,属木。糖果的五行属于“木火”。 比如生活中有“火上浇油”“明火执仗”等成语,用火来烧东西,就是五行属火的典型例证。而“刀山火海”中的“火”就指的是脾气性格,因为火具有温煦、明亮、向上的特点。而“冰炭不容”中“冰”代表的是凉性食物,“炭”代表的是热性食物,两者不能同处一室,所以“水火不相容”。
再比如中医有“实火”和“虚火”的说法。“实火”指的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导致阳热亢盛而出现的“上火”症状。“虚火”是由于人体阴液不足,无法制约阳热,导致的“上火”状态。“实火”的“火”就属于身体内的真实之火,所以治法宜清泻,不宜扶助;而“虚火”的“火”虽然是身体所需的能量,但过度了,所以治法宜补充津液,不可损耗。
回到问题来,糖果是甜的,所以属于火吗? 这个观点是我师傅教给我的,他是一名中医大夫,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经告诉我,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归类为“阴阳”两个范畴。“阳”者,刚健,旺盛,主动;“阴”者,安静,内敛,下降。他说世间所有的疾病都是这二者失掉了平衡造成的。因此治疗所有的疾病,都要让阴阳恢复平衡。这个理念同样适用于饮食调养。
我们平常吃的很多事物都富含五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这些物质的消化代谢过程都会耗损阳气,或者滋生阴性病邪之物。所以无论任何食物,都不可能只补不伤。 所以我认为吃甜食如果出现了阴虚火旺的症状就应该停止食用。如果没有,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享用。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体系。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尚书洪范》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五种基本元素,世界万物和世界一切过程都是由这五种物质及其相互关系派生、推演出来。五行生克制化相乘相侮构成了五行学说的基本理论。
五行学说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按其特性加以分类,将宇宙万物及人类的一切现象都纳在五行系统之内,并且以此推演。具体到每个人(也可推出一切有生物和无生物等),人,都有性别、年龄、身高等区别,但总还是人,其人的形体上则有头、手、足、胸腹之不同部位和五脏六脏等。
五行学说把头(包括其毛发、骨骼、头部五脏之一的脑等)、手、胸腹、足、五脏等均纳于五行系统之中,用金木水火土来概括表示,称为五体;相应的病变为五病;五官为五脏的外在表现,称为官窍;还有五方、五色、五声、五臭、五液、五味、五季、五气等,各不相同地用金木水火土来概括表示。
至于一个人(其他一切也可)的五行系统,是通过人的姓名来确定其人的五行关系的,姓名五行八字五行算命学的理论基础。
对于人类和一切有生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过程,五行学说也纳于五行,称为五运(事物之变动称为“运”)六气(阴阳乃气所化称为“气”)而归类,则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六气是阴阳、五行的具体表现形式。
总之,万事万物的系统、其生理病理变化过程都纳于五行系统,“从五行之理,运六气之化”,从而推演出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切。而其一切又可以概括表示为五行,即“五材”。
“五材并”,则万事万物相生相德,相成相化。相生相长的“生”化;五材的性质“相得”;“德”其五材,即顺其五材的特性以化之,“所喜者”顺而“资之”、化之,“所恶者”顺而“抑之”、化之,“所惮者”顺而“畏之”、化之。“生之,长之,成之,养之,育之”,“生之化之”,皆“五材”之功。五材“相德”,则有相生相德的“德”化;五材“相恶”,则有相伐相杀的“杀”化。
总之,有相生之“化”,则有相克之“刑”。“化”和“刑”都是五行相生相克生化规律的表现形式和过程,是五行的“本情”,亦即是五行化育万物一切的“本情”。
由此可知,五行生克是事物相生相德之化和相克相伐之刑,是事物相生长化和相残杀的本情规律,是事物本身在相互作用中的“情态”而不是被外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