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算命是什么学派?

石湛博石湛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算命理论,主要分两大派别:五行的和紫微斗数的。 五行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五行”一词,出现在其中《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 “木形之人,仁貌兮,宜敬畏兮;土形之人忠厚,礼义兮,知收敛兮……水形之人,聪明兮,善变易兮;火形之人,性急兮,好颜面兮;金形之人,勇敢兮,好言辞兮;木形之人,敦厚诚笃,好施舍兮……” 这里将人的体貌特征与社会性格相联合进行描述,首次提出了五行学说用于人体命运的分析,为后世的五行算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在汉代出现了著名的《五行大义》,这本书里系统阐述了五行与五脏、五情、五色、五味等的关系,还涉及到了天干地支、纳音五行等内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 至于紫微斗数,起源于道家星命术,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间。此术借助天文历法知识,结合五行生克制化关系,来预测人生命运,其核心在于以人出生时的星象来判定人的一生运势。

关于五行及紫微斗数更多详细的介绍,可查阅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 如果想要更详细了解自己的八字运程,可直接复制这个链接到百度文档内下载: 五行与八宅派风水紧密结合,是风水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而通过一个人的八字,也能准确地断出其所属的宫位,进而判断出这个人生的运气走向以及吉凶祸福。

祖笑祖笑优质答主

五行算命,又叫紫微斗数、八字算命,是中国古老的神秘文化中独有的一种技术,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解释人和宇宙的关系、人的命运。它认为宇宙中有一种术数是按照五行的形式运动、变化,根据这种形式,可以推断某个人的命运以及未来大势。

五行算命在中国源远流长,战国时,《尚书•洪范篇》中就有“五行”的说法“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作为占卜的基础理论。在此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五行学说成为阴阳家的理论支柱。西汉时,阴阳家的理论糅合在儒家经典中,五行思想由此深入人心,并且广泛用于占卜。三国刘伯谷所撰《玄象数》、《五音论》等著作,是五音术数的萌芽著作。南北朝时期,中国占星家将从古印度传入的九执天文历和本土的二十八宿相结合,结合五音术数,产生了“十一曜”、“二十八宿”数理,这是紫微斗数的前身。从唐代出现的记载来看,“十一曜、二十八宿神煞说”作为星命术已广泛流行,并有专著出现。到北宋,有陈抟、杨筠松等人的批注和阐释,紫微斗数和形家之说(就是风水术)结合,更加完善。到了元代,由于民族原因,五行算命一度衰落。到了明代,社会相对安定,五行算命再次得到发展,明代学者徐大升著《紫微玄机赋注解》,杨恒著《柳庄通书》等书,将紫微斗数正式定名为“紫微斗数”,并从过去流行于民间,开始进入上层社会。清代以后,紫微斗数进一步普及,中国民间有职业的“星相家”出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