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谁引进中国?

文天翰文天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29年,美国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AIG)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 随后其他外国保险公司也纷纷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贩卖商业保险。 1930年代中前后,上海有外资保险公司和分公司57家,营业网点149个,员工约2600人;天津有83家分支机构,北京、广州也各有七八十家,其他城市也有几家。到1995年底,共有外资寿险公司30家,外资财险公司19家。 商业保险公司最早出现于1921年的上海,由美国人开办,主要经营出口货运险和短期意外险。但真正从事长期寿险业务的是友邦,它于上世纪30年代初进入中国,率先推出了个人终身年金保险和团体养老年金保险,由此成为中国及亚洲第一个将个人寿险业务引入中国内地并发展起来的外商投资保险公司。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仅有中外合资保险公司3家,其中两家是寿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和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均由民族资本家和外国人合资创办。1949年以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国内保险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开始发展。1992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保险行业重新步入发展轨道。

黎子淇黎子淇优质答主

保险是一类风险管理工具,其理念并非由个别人引进中国,而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著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逐步引入中国。最早在中国的保险公司之一是英国济安公司(Chu Yam Tao),成立于1906年。随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司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如英国、美国、德国等。

在中国,保险业务的推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政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险业务历经多次改革和发展。1978年以后,中国保险市场逐步对外开放,许多外资和合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1992年,中国政府决定全面开放保险市场,鼓励外资参与保险业务。

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拥有多样化的保险公司和丰富的保险产品。保险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和财务管理服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