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股票会被退市?
2001年沪深两市首批共3家上市公司被摘牌,分别是深蓝股份、银山股份和中安科,其中中安科的前身是上海飞乐,是沪市第一只跌停板炒手的“牺牲品”; 2007-2014年这一段时间没有公司退市,原因是当时还没有实施退市制度; 2015年以来,退市数量明显增加。截至2018年6月29日收盘,2018年内已经有*ST上普、*ST上控和ST华龙三家公司暂停上市,另外还有四家公司因连续亏损而面临暂停上市的威胁(数据来自网络)。 从这个数据来看,被退市的概率还是很低的,一般只有连续三年亏损的公司才有可能会被退市。当然如果投资者购买了这种有可能退市的个股,后果会很严重——因为一旦触发退市条件,股票就会被交易所强制摘牌,无法再在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了,所以建议不要投资这类个股。
目前A股市场上主要的退市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交易类强制性退市;二是财务类强制性退市;三是规范类主动退市;四是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按照现有的退市标准来看,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就有可能被退市:
一、公司股本总额或者股权分布发生变化,不符合上市条件的;
二、公司不在国内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
三、公司最近一年被查出存在虚假陈述等行为,并且对股价产生了较大影响的;
四、公司债券到期后五年未发行的;
五、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实行注册制制度,因此对于退市标准的制定相对宽松一些,除了上面这些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当公司总市值低于3亿元时也会被退市。不过现在大部分公司的市值都很高,很难出现这种情况。 目前我国股市上有4000多家公司,平均下来每个交易日每只股票的交易额仅有几百万元,也就是说有将近三分之二的股票每天的成交额都不超过百元。而且很多个股的流通盘都非常小,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市值,因此很容易就会被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