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卧室的坐向?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正好最近给网友写了这个答案。 首先声明一点,古今中外任何一本堪舆古籍都没有提到过“坐”的概念(只谈到“座”),这是近代风水师们自己发明的术语。 因为“坐北朝南”是最常见的建筑朝向,所以常被用来表示房屋的朝向。但“坐南朝北”、“坐东朝西”或“坐西朝东”同样常见,为什么不用这些词汇呢?因为这些词表示的是房屋在“宅位”上的方位,而“宅位”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区,同样的“宅位”会有不同的“坐”或“朝向”。 如果把地球当作一个球体来看待,那么任何一个地点的“朝向”都是相对的——以地球为参考系,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才是绝对的。例如在北京和悉尼,同一栋建筑的“朝向”可能是相反的;而在巴厘岛的任何一栋建筑都一定是坐北朝南的……这是因为,北京在北纬40度,而悉尼在东经150度,两个城市的正东方(即太阳东升的方向)几乎是完全相对的。
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朝向”——无论是用于民居还是用于寺庙道观的建筑,只有“座向”或“开间面向”的说法。所谓“座向”就是屋子的正后方有没有可以靠背的座位,如果有的话,无论正面是否开门见窗,这栋屋子一定是坐向明确的。如果正后方既没有壁炉也没有座位,只有一面窗户,那么建筑学上就把这面窗户所在的墙壁中心作为这座房屋的“正”向(注:现代西方建筑学家认为,房屋应该有一个“正”向,但这个“正”向不一定是座向的;他们主张以“轴”来表示房屋中轴线两侧的对称关系。但是中国古代建筑不是这样的,每个房子都有明确的座向)。
至于门窗的数量和位置是没有资格影响房屋座向的(虽然有的房屋为了追求外观的美观会在中间凹入或者凸出一部分,形成一些“明间”或“暗间”,但这只是在装修上的细节处理,不影响房屋座向)。例如,宋朝时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的住宅多为四合院形式,进深很大(一般有五进或多进),每进都有一个正屋,正屋之间有廊檐相连,所以从外面看这些房屋仿佛是一前一后地排列着。但这种形式并不影响每栋房子的座向。
综上所述:
一,古代的“房位”和今天的“朝向”是不同的概念;
二,古代的房屋没有“朝向”,只有“座向”;
三,决定房屋座向的唯一因素是正背面是否有墙或窗作为“靠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