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在五行中属什么?
“菩提”,佛教用语。意译为“智觉”、“慧自觉”。也指对佛教真理的感悟。 最早见于东汉安世高翻译的《中阿含经》等汉译佛经。 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菩提”常被用以指代“佛祖”。如南北朝梁武帝创作佛曲——《菩提菩萨》,唐朝白居易作有《菩提木鱼》诗等,其含义与“如来”、“佛陀”类似。
1.《集玄字》曰:“菩提,梵语,华言觉树。”(李筌,唐.《集玄字·三》) 2.《法苑珠林》曰:“菩提,此云觉树。”(隋唐˙释道宣编.《法苑珠林·卷第三十·混俗篇》) 3.《法苑珠林·三·神异篇》引《大智度论》曰:“诸佛出世皆有菩提树,或见或在树下。” 4.《大唐西域记·卷一·婆罗痆斯国》曰:“世尊在世,有大弟子名婆须蜜多罗,先世积德,少无烦恼,戒行纯净,聪敏博闻,世称‘解空第一’。彼时有树,名曰波罗柰,世尊于中,广演妙法。”(唐·玄奘著.《大唐西域记·序》)
由此观之,“菩提”一词最初是从印度语系中传来,由梵文或者巴利文音译或意译而来。而“菩提树”则是由“菩提”这一名词所指代的宗教圣物或象征物。根据史籍记载和学者研究,我国最早的“菩提树”为汉代传入的一株迦叶树。这株迦叶树被种植在洛阳白马寺内。后来,北魏、西魏以及隋朝又从西域引进多株迦叶树,栽种于首都平城以及长安等地。
唐代以后,“菩提树”开始大量出现在我国的诗文作品中。并且除了作为个体植物出现之外,也开始作为一种宗教术语或代表佛法的象征性意象而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