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手畏脚是成语吗?
是成语
成语基本释义:
1、害怕面对困难而畏缩不前。比喻做事顾虑多而不敢去做。语本《左传·文公十七年》:“文公浮於汾,酣歌,令国佐令韩须,须,文子也,解张为右,舟人禦殿。将济於淡,襄公懼,寺人孟张举丈兮,与之乘,畏,不能进,文公歌而进之。韩须侍在戎轩,问其故,语之。韩须曰:‘是,亡晋也,不可不救。’乃与寺人伯宋谋,以戈杀舟人,舟人投戈于河,公惧,问故,伯宋具以实告。”
2、因有所畏惧而做事不敢放胆去做。《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为甚我总没见大帅请他吃过酒,吃过饭呢。我想,他既不是大帅亲眷,又不是甚么密友,大帅又不是这等和气的人,想必是张汶祥的心上有点畏手畏脚,恐怕人说闲话,所以也就不曾下手。”
成语典故
出处: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不知丞相移军近郭,舜臣岂敢自专,可不的畏手畏脚。”
近义词:胆战心惊、胆小如鼠、胆怯心虚、心惊胆战、胆小怕事、胆战心慌、手足无措
反义词:无所畏惧、大公无私、大义凛然、义无反顾、胆大包天、胆大妄为、为所欲为
成语使用
成语造句:张恨水《啼笑姻缘》第五回:“人家做事干净利落,你这里畏手畏脚,那得有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