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度挖掘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通常来源于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如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公司待处置的证券类资产、保险公司待处置的债权,也来源于非金融机构的非债权类资产,如央企国企等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低效无效资产、房地产市场低迷情况下的难以处置的存货及在建工程,以及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下形成的各类互联网债权。
不良资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处置方式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征,需要处置机构对不良资产进行综合性、穿透性尽调。除了常规尽调关注的区域、行业、估值、交易结构等方面以外,不良资产处置机构通常会侧重从资产债权情况、增信/风控措施情况、债务人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情况、抵押物情况以及市场情况等五方面进行充分调查。除了常规的现场尽调以外,由于不良资产来源较为广泛且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充分的情况,为充分发现并控制潜在风险,尽调还会结合利用第三方数据平台,如裁判文书网、天眼查等,进行充分研究。
近年来,不良资产处置由传统处置模式向综合运营模式转变,处置机构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处置逐步向主动参与乃至主导处置进行转变。在政策支持下,通过运用重组手段,挖掘不良资产价值,并综合运用各种创新金融工具,实现不良资产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