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调整存贷款利率?

何建兴何建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存贷款利率管理属于中央银行的货市政策,中央银行可以直接决定的存贷款利率只能是法定存贷款利率及再贴现利率,并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以此作为存款率的计算依据。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决定主要依赖于市场供求关系。我国存贷款利率的管理方式经历了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从管制到逐步放松管理的演变过程。

1、存贷款利率的间接管理。为了增强中央银行管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央银行把存款利率从直接管制逐步转到间接管理方面,具体管理做法是:

(1)明确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控制在基准利率的1.5倍以内。对于小额贷款,浮动幅度控制在2倍以内。并允许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按商业原则确定。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成熟一批,放开一批”的原则,逐步放开,允许上下浮动,以增加对“三杆乡”信贷投入。

(2)明确中央银行对贷款利率的管理办法是,从1988年12月1日起,放开了对信用社贷款利率的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由农村信用社根据当地情况自主确定。1989年10月,又对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进一步放开,对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较大的,由各地根据当地情况自行确定。

(3)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1991年4月22日和7月29日进一步放开贷款利率,简化贷款利率层次,对银行办理各项贷款的利率,允许在下限幅度内自由浮动并实行差别利率政策,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2、存贷款利率的全面管理。1993年以来,为治理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对存、贷款利率实行全面管理,规定:居民存款利率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各专业银行、城市银行和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必须参照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城乡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可适当下浮,的下浮部分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贷款利率也全面管理,各专业银行和人民银行办理的各项贷款利率按新制定的基准利率执行,下浮部分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1、2、3、5年和贴现的浮动利率分别按同年每期存款利率的0、1、1、1.5、2倍上浮。各政策性银行按不同贷款的种类、期限和风险水平分别使用本行公布的差别利率,浮动利率分别按不超过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2、0.8、0.8倍执行,其中农副产品贷款和纺织、建材、航空等政策性工业品贷款的最高浮动幅度不超过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在贷款合同期内,根据贷款合同按期付息,不能按期支付利息,又未与贷款银行协商的,按规定计收复利,实行罚息;对贷款合同到期无法清偿,银行贷款又确已发生亏损的,除了委托借款合同生效并带有担保条款外的、经商业银行批准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程序,采取资产保全措施;商业银行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