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何治理群租房?
昨天早上起来看到“西四出租房屋死亡”的新闻,心下惋惜,在豆瓣上发了状态,大意是群租不应该一禁了之,需要更理性的方法。 然后有人留言说,看看这房子有多破,我心想这货肯定没住过四合院,我家住的那个破的四合院,别说房间了,连个厕所都没有!(我们那栋没有配厕所)。不过我也没办法,那时候我才上小学。
晚上回家之后在知乎看到了关于这个新闻的话题,看到了有人发的照片,就是下面这种 我突然觉得,对于有些东西,我们确实应该理性一些。 我在北京生活了十年,从一无所有,到有两套房产,完全是因为运气好,赶上了房价暴涨之前,买了两套房。其中一套就是在朝阳区东三环的一个普通小区里。那是我工作后的第一套房子,和一个同事一起合租的。
我们那间屋子原来是一个小客厅,被一分为二,打上了隔断。我们俩各一半。我的那一半有个后门,通过走廊可以出去。 这是我房间的外部环境 这是内部环境——只有一张床和一个小桌子,我平时就在上面学习 我的屋子外面是这个样子的 这里是卧室,非常狭小 这是厨房,非常狭小 客卧是非常狭小 这个是没有窗帘的光线很差的洗手间 这是房东的家,我进进出出都要经过的地方 ————————————————— 现在想想,我在那个屋子里居住的时候,每天下班回来自己做饭吃饭,饭后在狭窄的书桌上学一会儿习,然后睡觉,周末去就近的广场跳跳舞,生活还是挺美好的。虽然房子破旧,但是价格实在,房租只要2600元/月,而且水电煤全包。现在同样的面积同样的小区,房租大概要5000元/月。
后来我认识了我老婆,我们一起还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后来我们又买了新房,搬了家。但是每次回去,我都爱屋及乌,喜欢在胡同里溜达。因为我的房子是在一个普通小区里的普通居民楼里,所以并没有感觉到“群租”的问题,只是偶尔走的时候看到楼下停着一辆运送垃圾的车,心里有点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