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属于五行什么关系?

侯墨文侯墨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趣 首先,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是五行的相生相克,金克木,水克火等等。 其实,这是把五行看成了静态的、孤立的存在。然而,事实上的五行应该是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这个相互作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能量流动”。 所以,我认为锐应该属金。因为金是消耗和磨损的过程,而金属之所以能被磨成锋利的刀刃,就是因为有能量的消耗和变化。

另外,从汉字的角度来看,“刃”字的偏旁为“刀”,“刀”字在古代与“刂”字同源,都读dāo;而“刃”字的另一个读音rěn则是形声字,“刀”作形旁表示这个汉字的意思和刀有关。这说明“刃”字最初应该写作“刂”,并且与“刀”字的意思相同。 “刀”字最早指用于削铁如泥的刀具,因此引申出锐利的意思,例如《礼记·檀弓下》中有“推锋坐刃”,形容士兵作战非常勇敢。 又因刀具本是用金属制成的,所以“刀”又引申出金属的意思,比如成语“刀枪不入”。

所以说,我觉得“锐”属金是很有道理的。不知道楼主对“锐”的理解是什么?不妨聊聊你的看法~

糜淑云糜淑云优质答主

在五行相生的次序中,任何相邻的两项都是前者为后者所“生”,后者为前者所“生”,后者为前者所“克”,前者为后者所“克”。在相生次序中排在最前面的(木)是起始,相克次序中被排在最后的(土)是终结。木→火→土→金→水→木,火能生土,木能灭火,火能克金,水能生木,水能灭火等等。 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

按照《五行大义》卷一的说法:“生既有五行,其德亦有五,何谓也?一曰木德;二曰火德;三曰土德;四曰金德;五曰水德。一曰布,言木德广布万物;二曰明,言火德明耀;三曰养,言土德养育,含吐万汇;四曰肃,言金德严肃,临制群品;五曰润,言水德浸润子物。”“五材生物成位,其功有五,一曰曲直,二曰炎上,三曰稼穑,四曰从革,五曰润下。一曰曲直,木无礼曲直也。二曰炎上,火烧其上,无不炎也。三曰稼穑,土地有可耕稼者,有可耕稼者,有不可稼者。四曰从革,金可销熔改从,又可变革。五曰润下,水流润于下也。”

五行生克关系中的生与克是五者间不断进行的连续的过程,生是促使一方发生发展,达到某种目的的功能,而克是约束、抑制其发展的功能,生使得发展不至于停滞,克使得发展不至于过度而破坏平衡。一方面不断地促进发展,一方面不断地制约这种发展,使发展保持在有利于整体生存的限度内。生克制化的运动是和谐协调、均衡发展的,一旦五行生克失衡,任一行力量太强或太弱,都可以导致五行关系紊乱。“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五行相生中任何一行同时也有相克的功能,反之五行相克中任何一行同时也有相生的功能。木、火、土、金、水作为五种元素,既不是指五类物质,也不是某类物质,而是五类物质的某一种(或几种)共同的能促使另一类物质发生发展和(或)约束、抑制其发展的抽象性能。

五行生克的运动不停滞于四行,而是五者间周而复始,即“五行更相胜,故曰生克也”(《五代史补·五行志》),行生行克,循环不已,谓之“生克”,木→火→土→金→水是一个周而复始永远运动着的过程,永无止境。木与火,火与土,土与金,金与水,水与木之间,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双重关系,永不停止地进行着生克运动。

用五行学说来解释宇宙万物,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总框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窍为目,在味酸为,在声为呼,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