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五行属什么脏?

糜思懿糜思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人体的穴位有分经和络,在经络系统里“经”是主干,“络”是分支。十二经脉又分为阴经和阳经,各五条;任脉督脉脾胃肾经等等都是阴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等是阳经。 《灵枢·经脉》对每条经脉的分布路线都有详细记载。

《黄帝内经》中还有“三焦”的提法。关于“三焦”的概念,古今中医文献各有说法。有些学者认为“三焦”是人体的一个特有结构或器官;也有的学者认为“三焦”不是器官而是生理功能。我们采用后者的观点,即“三焦”是一个生理功能单位。这样,“三焦者,水火之气也”(《难经·三十一难》),就是很合理的解释了。

现代医学没有“三焦”这个概念,它所讲的“内分泌腺”在中医药学里属于“奇恒之府”——即不同于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也不是五脏(心肝脾肺肾)。

现代中医理论体系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的,它是研究人体生命规律及其健康维护和治疗方法的科学。在基础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起着关键性作用。

中医将自然界分为天地两个方面,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在中间,只有顺应自然变化才能健康。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人体本身也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中医学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康复。懂得阴阳的重要性也就掌握了中医学的共性原则。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阴阳之分。

《灵枢·根结》指出:“阳结者,阴气盛微,阳气不行,故阴结阳闭。”“阴结阳闭者,津液涩滞,经络不通,故腹满大便硬结。”这里所说的“阴结阳虚”的人,就有类似糖尿病的症状了——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徐离睿鸿徐离睿鸿优质答主

心在液为汗,汗,血之余也。热盛于内,逼血外泄则为汗。在平和状态下,汗的排泄与肌表的开合关系极为密切,全赖气的调节作用,故气固则汗秘,气泄则汗漏。

出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排除体内废物,调节体温的重要途径。但是正常的出汗与异常的出汗是完全不同的。“汗为心之液”,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白天出汗是正常的。白天出汗,夜间无汗,称为自汗。不分昼夜而出津,活动之后更甚,以致汗湿衣衫,称为“绝汗”又称“大汗”,大多是由于心肺脾等脏腑严重衰竭而致,是病重危险的征象。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毛不受邪,毛孔就会自动开合,保持水液平衡,无大汗漏泄情况出现。如果出现自汗,多责之于肺气虚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